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反思 

扬州览胜

已浏览:10997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03-06

扬州览胜
刘绪煌
  

  早晨,薄雾笼罩,天阴沉沉的,偶尔也飘点雨丝。送走了北京的校友,我们一行十二人驱车南下扬州。历史记载,扬州十分繁华,宋代婉约派词人姜夔称之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晚唐杜牧也高歌“春风十里扬州路”。尽管天气阴沉,但大家兴致很浓,谈笑风生,两个小时的行程,不知不觉很快过去了

  车驶入扬州,正下着毛毛细雨,车在市区里走了很长一段路,很少看到林立的高楼,两旁都是三四层高的房子。街道非常宽阔,似乎有五六条车道。与南京相比,大不一样。南京显得壮观,有气势,扬州显得平旷,很开阔,各据特色。

  我们在瘦西湖北门下了车,天公作美,雨丝没有了,瘦西湖在濛濛的烟雾中和我们见面了。从北门进去,长长的湖面往前延伸,它的腰身似乎有点瘦,不像湖,倒像一条河,几条游船在水上漫游,为我们送来轻快的音乐。我们沿着湖边小路漫步,腊梅含苞待放,透出芬芳,垂柳醒来太早,枝条露出绿苞,似乎要与梅花争着报春吧。大家对梅独有情钟,木头与新徽乐忙着让大家靠近寒梅留下珍贵的照片。是啊,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校友如今登上成功的殿堂,哪一个不是像梅花一样经受苦寒呢?

  走过徐宅门楼,是一派秀丽别致的风景园林,这大概是以前某个徐家大户的府第,现在成了旅游的景点。再往前看,瘦西湖就不是刚才看到的样子,它弯弯转转,寛寛绰绰,拱桥楼阁,亭台花苑,装点在它身边,三五成群的游人撑着小伞,或在船头,或在水边,指指点点。远看瘦西湖,在濛濛雨丝中,简直是一幅硕大无比的水墨画卷。走近钓鱼台,前面是一片汪洋的湖水,我们站在水边拍照后,穿过几个亭榭,来到红药亭,此时,我突然想起姜夔的诗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本是感叹遭金人焚毁后扬州的冷落,但说明远在唐宋,这里的芍药就很有名,何况今天。可惜现在不是芍药花季,寻它不着,还是让芍药盛开的火红景观存留在脑海中吧。

  由于时间紧,我们没有继续西行,跨过红药桥,一个游船售票点前的石碑坊吸引了我们,近前一看,上面刻着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杜牧在扬州住过十多年,有“十年一觉扬州梦”作证,此诗是刚离开扬州时为赠朋友韩绰判官所写。“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诗人借扬州深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扬州的怀念;“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又问朋友在哪里叫玉人吹箫作乐,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问候。有趣的是,刻在石上的七绝是现代伟人毛泽东的字体。据导游介绍,毛泽东曾经来扬州,随意手书过这首诗,聪明的扬州人巧借伟人的狂草,刻在石碑上,又是瘦西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难怪许多游客围在这里指指点点,大概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诗”而在“字”吧。

  瘦西湖的拱桥很多,何谓二十四桥呢?解释很多,一说扬州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二十四桥又在哪里呢?顺着导游所指,我们穿过一个亭台,绕过巨石耸立的假山,沿着湖边往北走了一段石径小路,才找到了这座桥。这座桥的外观形态与别的拱桥差不多,有个游客指点说,这桥的石柱有二十四根,桥孔有二十四个,台阶有二十四级。细看,果然如此。啊,我豁然开朗,难怪名叫二十四桥,真是钦佩古人的聪明才智啊。站在桥上,极目远眺,烟波浩渺,碧水荡漾。大家慕名而来,少不了要三五相邀,拍照留影,让二十四桥的景观和传闻典籍长留身边。

  快到南门,迎面是一个硕大的梅园,梅花开得很盛,芳香醉人。梅园旁边,假山上瀑布飞流而下,气势虽小,却是一个很好的点缀,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这也许是瘦西湖的亮丽之处吧。

  下午四点,我们要返回南京,大家也许游兴未尽,坐在车上,还忍不住回头张望。再见吧,扬州,再见吧,美丽的瘦西湖。

                                    写于二〇一五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