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成果 

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

已浏览:10255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1-20

        在备《雷雨》一课时,我参阅了《高中优秀教案集(语文必修四)》(南方出版社出版),研读了王达星和钱桂梅编写的两份《雷雨》教案,发现两篇教案的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上网搜索几篇《雷雨》的优秀教案,发现它们的教学目标也各不相同。为便于探讨,且列举两例:

例一:

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引导学生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选自《优秀教案集(语文必修四)》,作者王达星

例二:

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分析作品的戏剧冲突中真实、鲜明地体现人物个性的方法。

3、反复朗读,进入角色,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4、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5、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罪恶。

                             ——选自《优秀教案集(语文必修四)》,作者钱桂梅

       后来查看戏剧单元中《窦娥冤》《哈姆莱特》的教案,也发现了类似情形。我很疑惑:实施新课改,教师用的都是人教社教材,教授同一个戏剧模块,同样一篇课文《雷雨》,为何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呢?王达星老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有四项,钱桂梅老师确定有五项,教学目标的项目数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都不是很准确,一个老师把教学内容当成教学目标,一个老师把教学目的当成了教学目标。《雷雨》是经典课文,戏剧性很强,不应该想怎么教就可以怎么教,想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它应该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有感于此,笔者不想阐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规范表述问题,也不想去论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区别,只想就《雷雨》一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新课程文本教学目标的正确确定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

       《雷雨》的确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最为经典的一部戏剧作品,自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社一直把它视为基本篇目,语文教师也历来视之为必教篇目。实施新课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只编排了一个戏剧单元,且只编选了3篇戏剧作品,其中就有《雷雨》,更说明其影响及价值。巴金先生说:“《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那么,高中生读《雷雨》,究竟要掌握什么?换一个角度说,教师如何准确地制定《雷雨》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要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教师至少要从六个角度去考虑。

       首先,要立足文本去制定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雷雨》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从文本出发,立足文本去制定教与学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教师要紧扣课文节选的“周梅重逢”“周鲁斗争”内容,指导学生鉴赏周朴园、梅侍萍、鲁大海等个性化语言,理解戏剧语言内涵,把握矛盾冲突本质,归纳形象性格特点及作品反映的主题等。简言之,教师必须把《雷雨》当《雷雨》教,使得文本尽到“做例子”的作用,使得文本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其次,要吃透单元去制定教学目标。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基本上是“文选型”,每个单元(子模块)按“文体”组织教学内容,即以课文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成一个单元,出发点是便于教师采用单元目标教学法,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或一个子模块的课程目标。高中必修教材仅安排了一个“性格与冲突”戏剧单元,所选的三篇作品都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戏剧文学的代表作。很显然,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希望教师通过教、学生通过学这三篇经典作品,实现戏剧的课程目标。因此,教师教《雷雨》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制定《雷雨》的教学目标,必须整体思考戏剧的总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对三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雷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进行策划,使得《雷雨》与另外两篇课文一起共同实现戏剧子模块的教学目标。

       第三,要纵观体式去制定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课书选文要充分考虑了文章的“典范性”,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文章进入教材。现行人教版教材编排戏剧单元,编者在选文时非常注意剧作的代表性、经典性。《雷雨》是以中国现当代戏剧代表作的身份进教材的,确实属于一篇典范的、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东西的好作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教《雷雨》,重要的是要利用教材能够起到原型启发的作用,交给学生方法。因此,教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不应为教《雷雨》而教《雷雨》,而要纵观中国现当代戏剧文学体式去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戏剧的一般方法,获得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所有戏剧作品的能力。

       第四,要总览模块目标去制定教学目标。课改专家、教材编写者编写语文必修教材时头脑里一定有一个模块目标,即教学目标体系,每一本教材、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们都有考虑。《雷雨》作为必修教材的65篇课文之一,它一定承载着模块目标被分解细化的一小部分目标任务。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结合整套必修教材的模块目标,研究每一册、每一种体裁、每一个单元、每一课,并细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然后一一落实。当落实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语文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构模块目标体系。

       第五,要放眼课程目标去制定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思考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发生关系的?”、“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一条有关联,发生了怎样的关系?”、“教师在教《雷雨》的课堂上所教这个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什么切实的作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头脑里绝对有自己对每一篇课文的清晰的教学目标,有自己课程目标规划。教师在教《雷雨》之前,一定要制定出能切实提高学生素养、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六,要考虑学情去制定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制定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虽然普通中学的学情基本相同,但对每个学生来讲,他们各自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情感倾向、个性特色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制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大多数学生实现戏剧模块的基础目标,还要适当考虑教学目标多样化,能使个人基础较好、对戏剧有兴趣有追求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更新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绝不能沿用旧的教学目标,更不能随意地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而应该运用系统方法论去确定属于《雷雨》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参考书建议用“三个学时”安排《雷雨》的教学,我建议《雷雨》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掌握中国现当代戏剧知识;

     2、阅读《雷雨》剧本,熟悉剧情;

     3、掌握现代话剧鉴赏方法,培养阅读、鉴赏、评价戏剧文学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表演精彩片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雷雨》的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理解矛盾冲突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

     2、鉴赏《雷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鉴赏潜台词,领会人物语言内涵,理解潜台词表现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

     4、鉴赏舞台说明,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1、分析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雷雨》揭示的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性格特点的家庭、社会必然灭亡的思想主题。

     2、感受悲剧作品所传达的性格、命运悲剧意识,体悟人性的复杂性,探究悲剧的艺术魅力。

           (原载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