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部门 > 信息中心 

2009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TOP10

已浏览:9103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4-02

  

2009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TOP10

最佳图书奖

01.《解放儿童》,刘晓东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获奖感言】刘晓东:我们为什么要解放儿童

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因为儿童身上有人的天性资源,它们是一切人力资源、人文资源的源头。从孟子的赤子之心到李贽的童心,从耶稣所宣称“进入天国的都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人”,到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无一不有孩童般的心。古今中外不少人士已经发现,儿童自身的天性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人的天性是天之予人者。人的天性资源遭受抑制、破坏和浪费,是最大的暴殄天物,是个人、民族、国家、人类最宝贵的天性资源的浪费。对于许多民族来说,儿童的天性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是民族难以昌盛的根源。

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因为儿童自身还具有珍贵的精神资源。《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认为,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成为哲学家。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他的作品大量借鉴儿童的艺术表现视角和手法。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衣》里让一个小孩子拯救了从皇帝到臣民全都说谎的成人社会。中国的丰子恺、贾平凹、周国平等人甚至将儿童视为成人社会应当学习的道德表率:儿童天真坦率、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拐弯抹角……总而言之,儿童的精神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内容是值得成人学习的,这已经成为不少人士的共识。

中国的许多孩子的天性或生活正在遭受披着各种美丽外衣或高尚目的的各种“教育”的抑制、干扰甚至破坏。解放儿童,就要批判旧的儿童观念和教育观念,就要将超前教育、神童教育、幼儿珠心算教育、幼儿读经等从儿童生活中清除出去,这些“教育”压迫儿童,破坏儿童天性,霸占童年时光,它们是反教育的,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害的。

儿童教育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儿童教育应当认识和保护儿童的天性,应当尊重和遵循儿童的生活。历史上的一些伟大思想者对此有着深刻的洞见。卢梭认为教育即自然发展,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成长有其自己不变的轨迹(必经途径)。

确实如此,儿童的生活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转换和生长的,儿童在每个年龄段的衔接地带其智慧水平、世界观念以及学习方式均会发生质变。因而,卢梭提出“否定教育论”,杜威主张教育应当发生从传统的成人中心或教材中心到“以儿童为中心”的哥白尼式革命,维果茨基提出“教育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的教学原则。

而幼儿教育学大师蒙台梭利则提出,儿童自身存在一个“内部教师”,“大自然为了保护儿童免受成人经验的影响而给予能促进儿童发展的内部教师(the inner teacher)以优先权”,内部教师将儿童的整个学习计划制定妥当,而外部的成人教师“成了儿童的服务员和创造儿童的自然的协同者”。

从卢梭到蒙台梭利,这些伟大的教育学家的基本主张也许是薪火相继,也许是不谋而合。儿童教育学(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终极使命不就是破译儿童自身的“内部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吗?而“内部教师”不就是儿童天性的总和与灵魂吗?老子云“道法自然”,教育学不也应当师法儿童的内在自然(“内部教师”、儿童天性)吗?而这进一步凸显了儿童中心、儿童本位教育学的科学深度和迷人魅力。现代儿童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又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其归宿的。也就是说,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的。

中国的儿童教育需要儿童本位,中国的文化也需要儿童本位。这让我想到了明代的一位学者罗汝芳,罗汝芳将赤子之心、儿童天性看作身心的源头,也看作家国天下的源头,他主张建设童心为本的学说,主张建设儿童本位的社会与文化。

鲁迅在《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中也主张建设“幼者本位”的社会以取代过去“逆天行事”的“长者本位”。而法国思想家巴什拉也有类似的思想:“如果我们说社会是为学校而构成的话,那么,在人的内心该是多么明快、多么可亲!学校是一种目的,学校就是目的,我们的全部身心都对未来的一代负有责任。”这些思想是一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主张:人为本,社会是末,人是根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枝叶花朵,这对于当今建设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马克思曾将人本主义、自然主义看作理想社会的基本属性。他认为彻底的人本主义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彻底实现人本主义和彻底实现自然主义的社会是未来的理想社会。西方学者赖特的观点似乎可以进一步佐证马克思的主张,他在评论卢梭时指出:“自然人不是我们最早的野蛮祖先,而是最后的人,我们正走在成为这最后的人的旅途中。”我相信,如果儿童本位的教育、儿童本位的社会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儿童便真正获得了解放,他走向自然人的道路便会宽广通畅。

儿童是成人之父,解放了的儿童必然能“创造”保留了丰富天性的成人。换句话说,能够保障儿童解放的教育条件、文化条件、社会条件,就是能够保全人的天性的生活条件,在这种生活中,成人自然得到解放。所以,儿童的解放不只是解放了儿童,同时也解放了成人,这是人性的全面解放,这是全体人的解放。

(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解放儿童》一书作者)

02.《我的教学勇气》,[美]山姆·英特拉托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感言】任红瑚:寻找一生的教学勇气

2005年,我们引进出版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The Courage to Teach),书中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新观念,如“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权力是外部赋予的,而威信是发自内心的,一旦教师靠法律或技术的强制力量过活,他们就无权威、威信可言了”、“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过一次精神之旅,引导他们去探索更多关于世界的道路”。

这本书在美国犹如电击般地触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与情怀,一时之间,什么是教师的心灵、为什么教师会失去心灵、如何重新找回教师的心灵等成为美国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的问题。

同样,《教学勇气》中文版一面世,也在中国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学校将其用作教师培训教材。这本书很快在中小学教师中形成阅读的热潮,网上关于“教学勇气”的搜索记录达到115万条,媒体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和教师读后感,教育论坛上更有教师撰写近两万字的长篇读后感,甚至还有教师朋友给我们发来短信说,阅读这本书让他非常感动,泪流满面。

对出版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得到读者这样的反馈更让人感动和骄傲的了。因为感动着读者的感动,我们才更有信心和力量在这个前途不甚光明、处境有些尴尬的教育出版领域继续前行。

读者的热烈反馈和市场的肯定让我们备受鼓舞,2007年,当我们接触到《我的教学勇气》一书的原版时,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再次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很快就决定引进其中文版权。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源于在全美各地实施的“教学勇气项目”,该项目是一个特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由帕克·帕尔默倡导,旨在督促教师重新找回自我的完整性和职业的明确感,支持教师维护自己的心灵,把教师心灵的更新与公立教育的复兴联系起来。

长期的教学、繁重的任务、各方的压力,常常让教师备感疲惫、无助,甚至受伤。这一点,无论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境遇都是一样的。然而,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地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否则教师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得过且过的教书匠,成为一支燃尽的蜡烛。

不过中美的教育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教育改革的工作都把重点放在改进方法与技术上,而不是创造时间和空间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同行交流沟通,帮助教师获得心灵的成长。“教学勇气项目”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关注的不是教学技术,也不是学校改革,而是教育工作者的内心生活。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真实记录了参与“教学勇气项目”的教师们本着勇气和诚信从教的真实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与《教学勇气》一书相比,前者突出个人实践,后者则侧重理论阐述,但两本书的主旨都在于表明“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从而使两书成为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的姊妹篇。

“《我的教学勇气》有震撼心灵的强大力量,因为它是在教学上有同样艰难经历的教师们从心里讲出的真话。”这句赞誉出自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年度优秀教师之口。的确,这是一本为真正的教师而写,由真正的教师所写,写真正的教师的书,是一本通过讲真话给予人们希望、憧憬、激励的书,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使它能在众多参评的书中脱颖而出。

此外,这本书还被卓越网评为年度非畅销好书。一本畅销书的产生,是一个集合选题、文本、品质、宣传、营销、物流各环节的复杂成果,畅销书集合了各种偶然。总有些好书会被偶然无情地掠过,因此卓越网的编辑们抛弃所谓畅销,忘记自己的卖场身份,给出了一份冷僻的好书名单,其中就包括《我的教学勇气》。

这本书的书名——我的教学勇气,表达了我们对教师真诚的祝愿:愿教师们找到自己的教学勇气,成为给学生带来光明,给世界带来光明的长明灯,而不是蜡烛。

(任红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我的教学勇气》一书策划编辑、责任编辑)

03.《教育新理念(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获奖感言】袁振国:《教育新理念》背后的故事

《教育新理念》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厚爱,先后重印了十多次,获得了不少赞誉。此次又被评为中国教育报“200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最佳图书奖,这无疑是对本书写作方向和风格的肯定,对我个人来说也是极大的鼓舞。写这本小书源于我内心的几个情结,它是我最用心用力的心爱之作。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我成长的年代是“文革”时期,我高中毕业时只有16岁,还不够下乡年龄。当时学校教师严重不足,这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遇,使我成为泰州中学的一名代课教师,从此我与教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我虽然在教育行政部门任过职,在教育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但总体来讲,始终没有脱离过教师队伍。长期下来,我对教师职业有了自己的认识,逐渐从原先的感性热爱上升为孜孜以求的事业追求。

可以说,《教育新理念》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我内心流淌出来的。我是在寻求为教师职业贡献力量的途径,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向教师职业致敬。我深切感受到在相当比例的教师中,对于如何教好学生,他们有些观念还很陈旧、落后,要想改进教学,需要更新的理念还有很多。因此为教师写一本书,写一本他们需要的教育新理念,我感觉是非常必要的。而教师需要怎样的新理念,又要以何种方式传播新理念?我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是,教育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开始了《教育新理念》的写作。

把理念变成生动的故事

我一直坚信,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教育新理念》并不是要标新立异、生编硬造,而是要找到一种与读者最契合的沟通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教育新理念》就是我在寻求一种自己向往的理想表达方式。我希望《教育新理念》毫无生涩之处,读起来毫无倦怠之感。

哪种表达方式最合适?我选择了讲故事。不管是课讲得好,还是演讲做得好,我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把深奥的理论变成生动的故事。讲故事有什么好处呢?故事有思想、有感情、有生活,因此讲一个贴切的故事比讲100遍道理还要好。

如今市面上不乏语言流畅、案例丰富的故事书,但是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人们能参透故事背后的新理念?我想有3点很重要。

一是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不能为了生动而生动。而要以道理统帅故事,用故事支撑道理。任何文章和书籍,观点、道理、理念都是灵魂,故事是对道理的解读、深化、延伸。《教育新理念》中讲道理的地方可能并不太多,但是这些道理是故事的灵魂,没有理念这一灵魂、没有道理这些红线来贯穿所有的故事,故事就沦为了材料的堆砌,是毫无生命力的。

二是故事要千锤百炼。事实上,每一个故事都是要深思熟虑、精心筛选的。要想信手拈来贴切生动的故事,就必须经历辛苦而扎实的积累过程。教育新理念本身反映了教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的发展要求,反映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所以,为了能展示新理念,就必须找到含有和预示着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的故事,找到能够代表教育规律的故事,这样才是好故事。

三是讲故事需要讲深、讲透、讲新,需要不落俗套地挖掘故事内涵。《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中有些故事可能并不新颖,怎样把经典故事讲新?恐怕需要我们换个角度,从另外的视角发掘故事的内涵,揭示出故事所反映的教育规律与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方向。

放飞风筝的快乐

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教师教育新理念的关键点。究竟教师与学生是怎样的关系呢?我想,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风筝,而自己就是风筝的制造者、放飞者、呵护者。不难想象,当你费尽辛苦,设计风筝的样式、结构,精心挑选制作风筝的材料,一点一滴扎出一个又一个的风筝来,然后放飞这些千姿百态的风筝,看着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时,你心中会是怎样的欣喜与自豪。

放风筝和做教师的快乐是一样的。放风筝的人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没有精湛的才艺,风筝怎能放得高远呢?风筝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你又如何能享受到放风筝的乐趣呢?同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表现在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发展中获得一种很高的享受,能够达到职业幸福的境界。但是要达到令人神往的幸福境界,教师需要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来引领其教育活动。如果教师仅把学生看成是敌人来对付他、管制他、调教他,那么,学生就是对立的、反抗的、抵制的。教师也只能获得管制成功的乐趣,这种乐趣与看到风筝在天上自由翱翔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先进的理念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达成学生和教师的共生共荣关系,共同发展。放飞风筝帮助我找到了写作《教育新理念》的初衷——教师要有正确的、鲜明的理念,对教育和人生都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幸福,同时,教师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快乐、得到幸福。

(袁振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新理念》一书作者)

04.《给教师的101条建议》,[美]布鲁肖著,方雅婕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获奖感言】韩文静:给教师一次全面的职业培训

在引进《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时,这本教师用书在美国所创造的行业纪录让我们颇为吃惊。路易斯安那州通过这套培训体系成功地在一年内将教师流失率降低了43%。很多教师在读完本书后如是评价:“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时尚的言辞,只是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怎样做才会使学生长大后依然清晰地记得你的音容笑貌。”这正是很多教师穷其一生想要达到的最高目标,相对于任何荣誉而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教师感到自豪了。

凭什么让教师爱上这个行业

我的很多同学在大学毕业后纷纷进入了教师行业,这其中不乏无奈的选择,当然我也时常听到他们抱怨的声音多于激情。他们的床头更多摆放的是与本职工作无直接关联的所谓“闲”书,他们认为,这是在讲堂之外的阅读乐趣。他们的书架上堆砌了很多书,但除了与所教学科紧密联系的教参外,供教师阅读的专业书籍所剩无几,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们的脸上总是泛着一丝苦笑:工作已经那么辛苦了,难道还要在生活中继续这种枯燥的“旅行”吗?

教师一般可分为两种,在教龄上有新老之分,在能力上有优秀和平庸之分。很多老师之所以甘于平庸,并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混混心态。初为人师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因为就业压力被迫选择了当老师,以此为跳板实现他的考研梦或者转业梦。有些人一心想在教师行业干出一番成就,期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学生、家长和领导的肯定和赞誉。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被迫成为教师的人,有些真的转行了,或者考上研究生走了,有些逐渐平庸下去,还有些重新认识了教师职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那些当初满怀激情的人,有些走入优秀教师的行列,也有些同样平庸,甚至出现职业倦怠。

我曾经听到一位一线教师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当中好多人之所以甘于平庸,并不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是看似客观情况作用的结果。我们也提倡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都来读一些书,写一些随笔和读书笔记之类的东西,但是被大多数教师所拒绝,理由只有一个——没时间。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吗?看我们热热闹闹争抢着在农庄中‘偷菜’,看我们同时和四五个网友进行聊天的情景,你怎么也想不到我们是最忙的人。”

阅读,为了寻找突破口

事实上,教师每天都有可能陷入各种困境,他不是和一个人打交道,而是在和一群人博弈,其中更多的是他们比较陌生的一群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也可以叫代沟。其实,他们平时所热衷的“闲”书,更多的是给予他们逃避的借口,而教参也只能证明他们在教学上是否有所建树。真正给予他们最大冲击和挑战的是如何去俘获学生的心,这比什么都更重要,更具恒久价值。

他们其实更需要寻求这方面的指导,而这往往最为匮乏,就像教师传道授业需要讲求方法一样,面对心智成熟而有实践经历的老师,这种职业精神的指导更有技巧可言。当老师们发现,原来读教育理论书也能如读小说一样轻松,引人入胜,而书中的实用策略和解决方案既简单易行又屡试不爽时,又怎能不欣然接受,何以谈此色变呢?

最畅销的教师用书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成为我们当前最畅销的教师用书之一,来自于教师读者对它的这种肯定:“书中给教师提出的101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在厚厚的书页里,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将教育教学中的案例娓娓道来,每个字眼都流露着这位全美国公认最好的、专门针对教师岗前培训项目的负责人的执著和真诚,让你觉察不出教育专著的干涩和乏味,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每次读完都让你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这些建议不论是对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在改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上都能产生迅速而有效的作用,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美国教育行业培训项目用书,《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对于中国教育而言,也不亚于一次全面的职业培训。全书的101条建议分别从6个部分树立起理想教师至少应该具备的6个方面的能力和要求:一是课堂管理的能力(“关于课堂管理”20条),二是教学设计意识(“关于教学规划”8条),三是教学能力(“关于课程指导”17条),四是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精神:优秀教师的态度和行为”25条),五是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积极与和谐:构建成功的师生关系”23条),六是反思和不断进取的意识(“影响力:永不消散的教师魅力”8条)。其内涵和要求与我国通常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即管理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交往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改”让教育渗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凸显出教师的职业化培训的重要性。当今教师并不是不喜欢阅读教师用书,也不是只有教参才是他们眼中的专业需求,只不过他们曾经不能享受到阅读专业书籍的乐趣,因此,这成为我们出版者努力的方向,《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做到了。

(韩文静,北京中青文图书公司编辑,《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一书责任编辑)

最具潜质奖

05.《儿童像科学家一样》,[美]克里斯汀·夏洛、劳拉·布里坦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感言】谢影:科学教育背后的大教育观

当《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真切地感受到,此书的魅力正在于两位美国作者对儿童的理解和阐释。

儿童像什么?

我们经常会说儿童像钢琴家,儿童像诗人,儿童像画家,儿童像……

如果说,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你会是什么感觉?

这一句话,包含了对儿童能力的信任和支持。当《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一书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真切地感受到,此书的魅力正在于两位美国作者对儿童的理解和对相关儿童科学教育方法与原则的阐释。

当我们把儿童当作科学家的时候,教师的角色,就可能发生转换:从主导到支持者、观察者。这些变化,其实需要教师以及课程和内容,围绕儿童的自主中心地位来设计,这对教师是有挑战的。

对儿童的科学教育,向来很难,老师感到累、孩子也可能不感兴趣或者难以理解。这本书把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给了孩子,原本深奥的科学知识,充满了孩子的喜悦和教师的智慧,我们似乎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和激动,即便是他们把材料弄得杂乱无章,我们也都可以接受。

如果问有什么原因促使我策划和编辑这本书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有3个:

第一,这本书原著包含的不再是单独一个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大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态度,这对我们今天的儿童学习和教育是非常有启发的,它可以延伸到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等方面;第二,当我第一次把此书推荐给庞丽娟教授时,她立刻在百忙中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并以此书为基础,组织挑选了《建构儿童的科学》、《儿童早期的科学经验》、《新小学科学教育》、《科学的探索者》等书,这些书与此书共同构成了一套“国际科学教育新视野译丛”,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不仅加大了此书中文版本的影响,还整合了庞丽娟教授的科学教育研究项目的经验;第三,当下中国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惑或迷茫,教师可以从此书和此系列中找到释疑解惑的出口。正是由于这些方面,这本书打动了我!这本书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整合了对儿童行为有代表性的观察,深入探讨了相关问题和科学课设计,有助于解决教师的困惑。

应该说,这本书和译丛其他书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就是以建构主义为主线。它建议教师把儿童看作是理论的建构者,选择建构主义的科学课程模式并进行学习环境的创设。

这已经不单是一门科学课程的理念问题,它是所有学科都需要的理念,也是一种关乎教师儿童观、教学观的大教育素养。我相信,每位看到这本书的教师,如果能在自己的教室里,有意识地应用本书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观点,哪怕提醒自己不随便插入提问,或者不仅仅将适合年龄较大儿童的教学内容,降低难度交给年龄较小的儿童,那么,儿童的科学能力的发展,一定会令我们倍感惊喜。

(谢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一书责任编辑)

06.《教书匠》,[美]弗兰克·迈考特著,张敏译,南海出版公司

【获奖感言】黎遥:世界上最伟大的“教书匠”的秘密

《教书匠》的作者弗兰克·迈考特(Frank McCourt),1999年以《安琪拉的灰烬》荣获当年普利策奖时,在美国早已是家喻户晓。作为教师,他被全美民众熟知,并非因为高升学率、押题高手,而是因为他的故事和他的心灵。

2009年夏,全世界都在为经济危机苦思对策的时候,我注意到美国《纽约时报》突然报道一则新闻:普利策奖得主、《安琪拉的灰烬》作者、“世界上最伟大的教书匠”弗兰克·迈考特于7月19日病逝,享年78岁。

此后几天,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对这位“教书匠”的病逝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对其从无限艰难中立志成为一名教师,到最后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教书匠”的过程进行了重新梳理。此后几天,全球有影响的媒体也都纷纷为这位“教书匠”举行各种哀思活动,连很少刊载人物专题的《出版家周刊》,也以罕见的礼遇辟出较大版面对这位“绝唱级的教书匠”进行了隆重的怀念……

这位“教书匠”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何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师?

几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无意间见到一本书《Teacher Man》(教书匠),封面上几个粗粗的粉笔字“印”在约略有些发冷的水泥地板上,字迹上方,一个孩子坐在地上若有所思。孩子为什么会涂鸦成这几个字?若有所思地翻开书,第一页,说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教师首次站到讲台上,他学过所有教育理论,但从未学过怎么应付这个危机:一块掉在地上的三明治……

当中国的教师遇到这个情形时,会怎么应对?我心潮澎湃:若不能将这本书介绍进中国,不能将这本书介绍给中国的孩子和教育他们的“教书匠”阅读,乃是一种罪过!

随着与各方代理人接触,我逐渐了解到:《教书匠》的作者弗兰克·迈考特(Frank McCourt),在1999年以《安琪拉的灰烬》荣获当年普利策奖时,在美国早已是家喻户晓。他被全美民众熟知,并非因为高升学率、某科目权威、押题高手,而是因为他的故事和他的心灵。

他在退休后才开始动笔写第一部回忆录《安琪拉的灰烬》,他以浅显、流畅而又生动的语言,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描述了其悲惨而苦难的童年生活,以及在极度苦难中的挣扎和成长历程。他的叙述散发出独特的风趣,表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出夺目的人性光辉。这本书除了荣获普利策奖之外,还荣获全美书评奖等多种奖项,并且连续117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译成25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引来无数读者的感动。此后,他再接再厉,写出了《就是这里了》和《教书匠》,完成了“人生三部曲”,从此他感人肺腑的故事传遍全球。

著名作家曹文轩将《安琪拉的灰烬》评为一部“诗化”之作,“在这种生活里,有着梦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有着美感与情调。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才避免了彻底的堕落,才从容不迫地走向前方。”

在著名作家梁晓声眼中,《安琪拉的灰烬》乃是一部“天使之书”。而另一位作家高建群,则说得更富激情:“在熙熙攘攘物欲纵横的今天,那些虚假的作品在《安琪拉的灰烬》面前应当羞愧。”

如果说《安琪拉的灰烬》和《就在这里了》讲述了“教书匠”从物质上的一贫如洗到精神上的富可敌国,那么《教书匠》则是群英之中的“拈花一笑”。在这里,在纽约的麦基职业技术高中,飞落到地上的三明治让毫无准备的迈考特怔住了,但片刻之后,他几乎是以自然的、自觉的、毫不做作的方式,捡起那块沾了灰的三明治,放入口中,吃下去。他认为,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好孩子,也没有天生的恶棍。

弗兰克·迈考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师,有些“教室谋略”甚至无师自通。任何一所师范大学都没有教过他具体的“作战”方法,任何一本教育理论图书上都都找不到一条类似的教学韬略,他似乎天生就明白:教师绝非天生就是率领学生的首领,不是学生征服教师,就是教师征服学生。

他,弗兰克·迈考特,真诚地征服了讲台另一面的学生——他一生教过的所有学生,甚至包括一些“坏蛋”学生——无一例外成为有用之材,无一例外受到社会尊敬。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一个“教书匠”引以为荣的?

于是,在前年的教师节前夕,我将《教书匠》送给在中学做老师的同学,觉得这是一本大可以作为“教师节”礼物的书,一本能够给人温暖和尊严的书。但是没有想到,换来的竟是一个令人万分悲伤惆怅的故事。

书退了回来,包装纸已经撕得破破烂烂,但书完好如初,从未被人读过。那位做教师的同学已经不再是“教书匠”,他3年前就已辞职!

一生只从事了一种职业的迈考特知道,站在讲台一边,他是“教书匠”;当他走下讲台,来到他的“对手”中间,他依然是“教书匠”;当他走出教室退休在家,他依然是堂堂正正的“教书匠”!

他知道,他的舞台并非仅仅局限于讲台一方,他会跨出一步,区区一小步,走到学生之中,将自己看成教室里的最普通一员——不是上帝,不是首领,甚至不是“教书匠”。他也知道,学生绝非始终是他的死敌,即使他们对他常常恨得牙根发痒,即使他们有时甚至恨不得宰了他,他,一个从大西洋另一边的爱尔兰来到美国的异乡男子,永远是一个会给“兔崽子们”留下无限美好记忆以及带来惊喜、希望和灿烂笑容的美国“教书匠”。

这便是一个世界上最伟大“教书匠”的秘密。

(黎遥,“新经典文化·新经典文库”总编辑,《教书匠》一书特约编辑)

07.《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美]贝恩著,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获奖感言】彭汉良:跨越大洋的心灵交流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一经问世,就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它像清风,所经之处,化作久旱过后的甘霖,滋润着各种因杂念充斥而焦灼不堪的心灵。

2007年9月,我们为北大出版社翻译的新书《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问世,这本书带给我国大学教师的宝贵启示与借鉴,立刻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本书的作者肯·贝恩专门为此书的中文版撰写了前言,表达了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和敬意。贝恩先生是一个谦和、幽默的人,他的家庭与中国非常有缘,其儿媳妇是中国人。他说他的孙子孙女正在学习中文,他也要学习中文,争取赶上孩子们的进度。

编辑深谙读者的阅读和欣赏习惯,在书后附了一篇“译后记”,与前言遥相呼应。我们在后记中表达了翻译此书的一些感受:“翻译的过程也是激情燃烧、心灵交流、思想共鸣的过程。我时而拍案叫绝,自诩‘英雄所见略同’;时而沉思无语,为自己以往的教学疏忽而抱憾。译完此书就像经历了一次精神之旅。如今手抚译稿,真是感慨良多。”

一石激起千层浪:2007年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书评《美国最好的大学老师怎么教课?》;2007年11月9日,《文汇读书周报》刊登了书评《从新教员到卓越的大学教师》;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刊登整版书评,有精彩书摘、专家分析、教师观点和学生感言,全方位介绍这本新书……网络上的反响也是相当热烈,好评如潮。这本书在出版后半年之内连续重印3次。出版至今不过短短两年,已重印7次。

一本书能够引起人们的热议与喜爱,产生深远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作为译者,我们感到无比欣慰与荣耀。今天中国教育报请我为本书获奖写篇文章作为纪念,再次点燃了我们已经封存的激情。

明廷雄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同窗好友,他凭着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信念,从鄂南农村一路闯荡到省城武汉,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武汉出版社。他勤奋好学,笔耕不辍,经常在《英语世界》、《英语广场》、《新东方英语》等学习类杂志发表译文,曾出版过《6步战法学英语》、《英语口语顶呱呱》等畅销书。北大出版社之所以选中明廷雄来担当翻译,是因为他是翻译专业出身,懂得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技巧,并从事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擅长中文写作,文笔极尽优美,总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原作思想的真意,同时又能使之容易和舒服地为译文读者所欣赏、所接受。明廷雄了解我喜欢钻研教学,欣赏我的教学方法,爱和我讨论英语教学和翻译问题。

2005年春天明廷雄承译此书时,就对我说这本书会对中国教育大有帮助,我肯定会喜欢。等到8月我从苏杭归来,他因病住院,心急如焚,担心会耽误出版事宜,考虑再三,决定请我翻译后半本,并戏言道:“可能天意如此啊!”惺惺惜惺惺,想当年我应邀为《长江日报》专栏撰稿,那时《海外风》、《三镇老外》常常发表我的文章,他是每期必看还要点评。他对我是了解的,所以才能知人善用吧。

于是我俩隔江奋战了半年,终于绞尽脑汁把整本易懂却难译的英文转换成汉字书稿。我们交稿后翘望早日出版,可是音信杳然。那是2007年春暖花开之时,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电话响起,一个陌生悦耳的京腔女声告诉我她是北大出版社的编辑泮颖雯,我顿时兴奋不已。接下来,我们通过因特网和邮政快递不断地修改校对、磋商讨论,有时还会争论,直到书稿最后杀青付梓。

在翻译过程中,联系教学实践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我有很多感想和体会,想一吐为快,就准备了一篇前言,泮老师也很赞同。这篇前言煞费心血,几易其稿。北大出版社负责宣传的同事后来读到此文,很是喜欢,要我修改成书评发表;泮老师也激励我大胆地写,并玉成此事。于是便有了2007年11月1日《科学时报》刊登的拙文——《美国大学如何造就卓越的教师》。

2007年6月12日,我心血来潮,跑到华科大旁听纽约大学鲁曙明教授的讲演,顺便请教与书相关的一些疑问。会后有人好奇地问我怎么认识贝恩的,牵线人其实是张燕丽老师。张燕丽也是我所供职的武汉理工大学的,更令人惊诧的是她居然认识贝恩,甚至贝恩家的媳妇是中国人她都知道。张老师的牵线搭桥使得作者与译者得以进行情感沟通。我向贝恩请教并且请他为大陆版作序,他欣然应允,出版社方面也乐见其成。前言和后记反映出了作者与译者的热心、参与中国教育的拳拳之心和美好愿望,这也许是读者喜爱本书的原因之一吧。

泮颖雯、张燕丽、贝恩和徐威都因为这本书成为我的好朋友。作为嘉宾我观看了徐的毕业独唱音乐会,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卓越的大学教师。贝恩给我发过他的照片和资料,并曾经两次邀请我参加纽约的全美教学研讨会,可惜我没有条件与会,只好望洋兴叹。

两年过去了,这本书的影响还没有降温,我不由想起唐太宗的一席话:“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针对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与不良倾向,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贝翁振聋发聩的声音:“一个教师应该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严肃的智力行为、一种学术成就、一种创造。”“考试成绩不是教育的目的,更不是一场制造赢家与输家的游戏。”“大学的全体教职员工为了‘整个学习、学术、教学的事业’,应该接受各项社会责任。”

(彭汉良,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译者)

08.《班主任兵法(修订版)》,万玮著,华东师大学出版社

【获奖感言】万玮:充满争议的《班主任兵法》

《班主任兵法》从一出版就充满争议。它曾让我激动,让我兴奋,也让我成长。重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6年前的自己,年轻,有冲劲,敢于冒险。就好像成长中的学生总是要犯错一样,我相信,这种错误本身也是充满价值的。

2004年底《班主任兵法》出版,2009年6月推出修订版。凭借此书,我获得了“2005年上海市德育先进个人”、“2006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等诸多荣誉。然而,这本书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争议。

最早的争议来自于网络。《班主任兵法》的一些章节最初是在K12教育论坛发表的,在我写了大概10个故事的时候,当时取名“平和秘籍”的这个系列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在教育论坛的网名叫“平和”)。许多人叫好,也有一些冷静的网友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其中一位网友说,“你对学生以毒攻毒,学生不可以以牙还牙吗?”这些批评一针见血,我几乎打算放弃写下去。幸好更多的网友鼓励我,否则这本书的创作可能就此结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为这本书制定出版计划之后,我在教育在线论坛贴出了部分章节。之后,我受到了更多挑战。王晓春老师专门开了一个“评《班主任兵法》”的网页,对书中的观点逐条进行批评。李镇西老师也写了一个帖子,其中说道:“班主任需要智慧,需要艺术,需要策略,需要谋划,但不需要‘兵法’!千万不要与学生为敌,哪怕是无意识的。”那时的我,年轻气盛,毫无畏惧地和他们辩论。许多网友也参与进来,总体来说,支持我的居多,这让我更加充满“斗志”。

书出版之后,读者的意见也并不一致。尽管大部分读者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喜爱,我也收到了一些网友和读者商榷或者质疑的意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饶有兴致地和他们辩论。直到有一位网友给这本书作了一个很经典的总结:教育很成功,方法很独特,思想很反动。

那时,《班主任兵法》已经出版多年了,我从最初的兴奋逐渐变得平和、理智。更重要的是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对教育理解的不深刻。“兵法”应当博大精深、内涵深远,我最多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兵法》只能说是一部不很成熟的作品。

我1996年参加工作,很快担任班主任工作,首任班主任工作并不成功,在快要被撤职的时候,我开始寻求突破方向。与许多工作遇到困难的班主任不同的是,尽管我也吃了很大的苦头,我并没有埋怨学生。我总是反省自己。我知道,在社会的转型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我个性张扬是客观现象,不是谁能够改变的。而教师,必须适应这种转变,找到恰当的自我定位。

我没有好的口才,没有俊朗的外表,我的长处是头脑还算灵活。于是我开始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结果一不小心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

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其实无处不在。例如,体育活动前要热身,如果只是简单地做做热身运动当然也可以,高明的教师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活动了身体。有些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道具,如希望某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扔一个小沙包给他,而下一个回答者则由这名学生扔沙包决定。这种小的策略使得学生的参与变得兴致盎然。

在我的第二任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尝试一些小策略。例如,我在和一名善于狡辩的学生谈话时,从来不和他多说话,只是让他把事实写下来;两名学生发生矛盾,吃亏的一方家长兴师问罪,我会安排犯错学生的母亲以温柔的姿态出面来应对对方的父亲。学生暴躁冲动时,我冷处理,待他平静下来,我却开始不依不饶……我寻求一切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即使有些方法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只要有效,我就会尝试。

这一点类似于“兵法”的本义,在战场上,只要能获胜,任何方法都可以采用。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许多读者喜欢《班主任兵法》,也是因为书中的许多故事他们都似曾相识,而方法则耳目一新。“我怎么当时就没想到这样做呢?”这是许多人读完全书之后的感受和共鸣。

几年来,我又陆续出版了几本书,也经常应邀到一些地方去讲学。在此过程中,我认识到,“方法为王”在教育领域并不总是正确,因为,方法背后的价值取向可能更加重要。换句话说,有些方法,短期有效,长期来说,可能会有副作用,甚至会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一开始,这只是一种蒙眬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则故事: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李世民请求铲除身边的奸臣,并且建议了一条鉴别忠奸的办法:陛下假装发怒,群臣中依然直言进谏的就是忠臣,如果有曲意顺从的就是奸臣。凭心而论,这个办法不是特别愚蠢,但伟大的李世民一眼就看出要害在于“假装”二字。

于是,李世民对近臣封伦说了这样一番话:决定河水清浊的是源头,臣民如水,皇帝就是源头,如果皇帝行诈术而要求臣民正直,就好像河源混浊而希望河水清澈一样荒唐。曹操文韬武略过于常人,但我仍然深深鄙视他,因其好行诡诈,这样怎能教化臣民呢?

唐太宗答复上书者:我要让社会形成诚信的风气,不想通过欺骗来统治臣民,你提的建议虽然不错,但我仍然不会采纳。

我想起一位网友在质疑这本书时引用了《孙子兵法》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当初我还不服气,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的眼光总是盯着那只老鼠的话,我已经走入狭隘。

这是小聪明与大智慧的本质区别。

我开始拉长焦距,在关注学生当前表现的同时,更多思考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结果。我开始不再拘泥于一得一失,而学会宽容。我不再功利,不再狭隘,眼界也变得开阔。当再次遇到有人批评我的观点时,我不再与他争辩,而是思考他批评话语中的合理成分。有一次,湖南的郑学志老师让我和一些班主任在QQ群中聊天,几位本来打算针对《班主任兵法》提问的教师在和我交流之后,很干脆地说,那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2009年,《班主任兵法》出了修订版,对于其中的一些极端观点和表述,我一一作了修正。一些细心的读者对此给予了肯定与好评。

(万玮,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班主任兵法》一书作者)

编辑推荐奖

09.《男孩的脑子想什么》,[美]迈克尔·古里安等著,田文慧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获奖感言】田文慧:男孩的天性与教育―译《男孩的脑子想什么》的几点感悟

男孩子长大之后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虽然现在这种标准有些过时,但是男孩子未来肩负的责任并未见减少。这期间,尽管不乏严父(母)、严师、严格的教育制度,但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终究是凤毛麟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或许大家可以从《男孩的脑子想什么》找到科学的依据。

人们对于女孩子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正面的,而提到男孩子,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调皮捣蛋、活泼好动、精力过剩”等形象。如果给女孩子一个洋娃娃,她会宝贝似的抱着它,跟它说话、给它讲故事、哄它睡觉,就像妈妈照顾小宝宝一样。不过如果把这个洋娃娃给了男孩子,估计过不了多久,你能见到的就是洋娃娃被分尸之后的脑袋、胳膊和腿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用“男女有别”这个词来解释再恰当不过。男女孩之间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他们的大脑构成决定的。比如,书中提到的,男孩大脑中胼胝体的体积、神经连接器的多少、海马状突起的工作方式、额叶的活跃程度等与女孩的都不相同,这导致男孩在完成多项任务、牢记课堂内容、语言学习等方面不如女孩,而在冲动行事、攻击性行为、容易接受到图表及图像和运动物体等方面的刺激比女孩强的主要因素。这就决定了,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学习中,男孩的问题看起来总是比女孩子多。

明白了差异的根源之后,接下来的就是要“因材施教”了,而且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寓教于乐”。写到这里,想起好友说起自己的两个外甥,一个6岁,一个4岁半。有一天两个小家伙吵着要吃旋转寿司,可是附近的旋转寿司店早就关门了。无论姥姥、姥爷怎么解释,两个小家伙就是不干。聪明的姥姥想出了一个主意。她对两个孩子说:“宝宝,你去把玩具火车组装好;贝贝,你在一边帮哥哥。”于是两个孩子开始在客厅地板上组装乐高玩具火车。等到火车组装完毕之后,姥姥的食材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她把材料拿到客厅,一边做寿司,一边问孩子们食材都叫什么、什么颜色的,甚至让老二背上一首《悯农》。再把做好的寿司放到正在轨道上跑动的火车上,让孩子们抓着吃,然后告诉他们数着自己一共吃了多少个。就这样,孩子们吃了一顿特别的寿司大餐,同时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过,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更为普遍,那就是孩子看电视。现在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孩子往往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样不仅减少了他们看书、听故事、玩游戏的时间,而且还对其大脑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因为看电视是种“被动、过度机械化的刺激”,更容易造成孩子注意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除此以外,电视中的暴力、危险和色情画面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着实令人担心。因此,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非常必要。在这方面我的一位朋友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朋友的儿子今年5岁,特别喜欢《喜洋洋和灰太狼》,所以每天吵着要看。平时还好,一到周六周日全天都耗在电视前。后来,孩子妈妈想了个办法,把动画片录下来,每天只让看一集,然后给儿子讲里面的故事内容,从天敌、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到食物链、地震、食人鱼,等等。为此,她先把动画看过一遍,然后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下载打印图片、做一些小道具,然后叫上家人一起和儿子扮演其中的角色。这样既让孩子学习了知识、增加了亲子互动,又减少了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看电视时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在家里进行,也可以在户外进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开始正式进入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学校。周围好几个有男孩的朋友都说孩子上学有点早,现在感觉语文总是跟不上,这其实是因为男孩语言能力的发育要比女孩晚1-1.5年,所以通常让男孩子晚一年上小学的做法更符合其生长发育规律,避免他们由于这方面能力差而产生心理压力。而孩子们在学校的摩擦,比如男女同桌因为课桌的使用吵架,进而在中间划线,这种经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如果从天性来看,这是因为男孩的空间和运动智能比女孩发达,因此他们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摊放自己的物品。另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男孩子之间的斗争。男孩们打完架之后家长和孩子们的反应——家长们怒目相对、剑拔弩张,而男孩们已经亲热地继续一块儿玩了。这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都见过不少。打斗,是男孩子们彼此试探、接触、进而发展友谊的第一步,这是他们特有的方式。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一书中还列举了男孩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相信家长们读过之后定会有些启发。笔者在此提醒大家: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他们的老师,我们的言行、采取的方式、制定的制度和标准都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最后,借用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的一句作结语: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田文慧,自由撰稿人,《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一书译者)

10.《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获奖感言】郑良苹:中国教育界掀起“雷旋风”—《第56号教室的奇迹》背后的故事

感动,是我和同事在接手《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编辑过程中,闪现最多的一个词。雷夫·艾斯奎斯,这位美国普通小学教师的高尚、奉献和深厚的爱,使我们编辑团队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很难想象,获得无数殊荣的全美最优秀教师的文字如此平易、坦诚。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刚接手这本书的时候,他开篇的那段独白“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的”。“那些魔鬼联手把我击倒,数到10秒时,我几乎还没站起来”。没有崇高的责任感和无尽的激情,是无法写出这样的文字的。一瞬间,我被大洋彼岸的这位老师征服了。第一次顺完稿子的时候,我满是兴奋和感动地建议在所有文字之前加上一页类似于舞台序幕诗一样的文字,“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他将近1/4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我明白,一幕感动很多读者的舞台剧就要上演了,他需要一个幕布,拉出第56号教室的舞台剧。

其实,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切的资料仅限于该书在国外书店的排名和简介,知道它的内容感人。但随着制作和了解的深入,关于雷夫老师的资料我们收集得越来越多,雷夫老师的电视专题报道,美国媒体关于雷夫老师的报道全文,雷夫老师更多的照片……我惊异地发现,报道雷夫老师的媒体不但级别都相当高,而且不乏溢美之词。他也获得了相当多的奖项,他是唯一一位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和英国女皇M.B.E勋章的得主。然而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他有什么力量让挑剔的美国媒体几乎一边倒地赞扬他,为他感动?那一定是他的人格魅力和事业成就。也就在出书准备的同期,台湾地区的同行已经把书率先推了出来,销售成绩相当抢眼,高居当地教育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很长一段时间。职业的敏感,让我更加坚信这本打动我的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书中所述的这位普通小学教师的力量一定非比寻常。基于此,我们调整了出版计划,决定把出书的时间再压一压,我们需要为这本书的出版成立一个机动的小组,需要再花时间细细地打磨,并找到合适的时机推出。我们相信感动了世界很多国家的雷夫老师,也必将能感动中国读者。

准备的过程中,我们拿到了在台湾大红的繁体字版,台湾同行对该书内容的评价异常的高,甚至连台北教育大学的庄淇铭教授都喊出了,“要拯救教育首先需要第56号教室”的口号。这更坚定了我们要做好这本作品的信心。书名改过3次,封面上的照片和章节间的插画各换过两次,甚至连译文也推倒重来换了一次,封面的文案在小组里讨论和修改的次数那就更多了。我们希望也像雷夫老师那样,尽最大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读者,把56号教室里的精神播撒到中国更多的家庭和教室中去。

书终于出炉了,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媒体的强烈回应和支持。而且,沿海地区的一些教师事先已经久仰了雷夫老师的大名,他的中国粉丝,在我们的这本书出版后迅速壮大。

一开始宣传,我印象颇深的事,是我们在一个网站上开展赠阅活动。当时,我们设定了活动的截止时间。可是,当活动结束的时候,有一位教师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入列我们的赠阅名单,他相当沮丧,留了一篇长评谈及他的职业故事。一个平均回复字数不过200多字的论坛,这一长篇大论就显得相当异类了。他说他是一位小地方的教师,生源差,办学条件差,一种对职业压抑和无奈浸润了他的文字。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对雷夫老师的故事产生了相当大的共鸣。和我们一块举办活动的版主罕见地替他求情了,说,这样激动的“老师网友”她还真是第一次碰到。我们后来给他开了后门,我们知道,雷夫老师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这几百页文字,或许更是一道道对职业重新燃起激情和希望的暖暖阳光,是对他继续坚持和无悔自己职业的强大动力。

豆瓣网上出现的“万字书评”也同样让我们感动。当时,有位叫“绿山墙的安妮”的网友在第56号教室的豆瓣页面上竟然激动地写下了1万字的书评,完全可以称为“豆瓣史上最牛书评”。

之后,越来越多像北京四中这样的重点学校开始团购“56号教室”学习雷夫老师,而关于雷夫老师和第56号教室的读书心得在网上也铺天盖地地自发散播开来,一向严肃理性的教师们写下了很多感慨:“深深的反思”;“夜里读过之后,熄了灯,脑子里却仍是亮堂堂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全力以赴,当好老师”;“拿到崭新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情莫名地激动……我也可以是一个成功的老师”……中国的读者,中国的教师这次真的被感动了。

(郑良苹,中国城市出版社编辑,《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一书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