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部门 > 信息中心 

2010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TOP10

已浏览:8959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4-02

 

2010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TOP10

“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最佳图书奖

01.《致青年教师》 作者:吴非 出版单位:教育科学出版社

【获奖理由】该书是吴非告别讲台之作。在书中,作者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将3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训和盘托出。该书40余篇随笔文章,涉及青年教师工作与生活的诸多方面。作者就像是一个即将交班的老师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领着他们去思考和解决一个个即将面对的问题。他推心置腹,现身说法。今天应该如何做教师,吴非以自己30年的经历作了回答。因为真实、坦诚,该书格外打动人。

【获奖感言】感受教育之光的温暖

这是一本让人不忍卒读的书,阅读时,读者常常担心读得太快,会一下子读完了。在商业领袖普遍成为大众偶像的今天,从《不跪着教书》到《致青年教师》,吴非老师的书总让人思考和落泪,从其中温暖的教育细节中感受到教师职业的高贵与美好。

2010年2月底,我收到吴非老师用电子邮件发来的《致青年教师》书稿,就迫不及待地先睹为快。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之后,意外发生了。

3月的一天,吴非老师早上起来,突然发现他的一只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但早读课和第一节课是他的,临时也找不到其他老师帮忙代课。他坚持到校上完课(他家就住在学校旁边),他和他的学生都没意识到,这竟是吴非老师的最后一节课!是他30年教学生涯的最后一节课!

下课后赶到医院,吴非老师和往常一样,排队、取号、等待叫号。他是江苏省首批教授级特级教师,可以优先看病,但他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个“优待证”,等终于轮上号、看上病,已是下午1点多钟。他以为只是视网膜脱落,没想到情况要严重得多,医生初步诊断为左眼底动脉栓塞导致视力缺失,这种病的诊治要分秒必争,不幸的是,吴非老师已经贻误了最佳的医治时机,后来经过针灸等各种措施医治,都无法扭转病情。就这样,吴非老师的左眼基本上再也看不清东西了,而他的右眼视力原本也不好。因为这个意外,吴非老师提早半年“被退休”了。

乍听到这个消息,我忍不住流泪,陷入长久的自责中。如果不是《致青年教师》的写作,这个意外也许就不会发生!尽管我知道,吴非老师会说是自己一时疏忽,说他不该熬夜看东西、写东西,说这是一次意外,但我可能永远无法释怀。发生这样的不幸,也许最根本的原因是,吴非重承诺,答应的事总要尽力尽快地做,他又心软,来者不拒,这些年为了“还文字债”,他每天笔耕不辍,像被抽打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致青年教师》一书,吴非老师构思、写作、修改、校对,又请几位青年教师朋友帮忙核实细节、校对文字,薄薄一册小书竟也历时数载。可以想象,他在这本书上倾注了多少心血、耗费了多少眼力!每每想到这些,我都很心痛、很内疚——借此,我向吴非老师表达深深的歉疚和感谢!

在编辑这本书时,我好几次不忍卒读。怕读得太快,一下子读完了(后来许多读者反馈,他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很久没有看到这样充满深情和智慧的书籍了。阅读中,我有时忍不住地兴奋,为作者对教育常识、对教师职业尊严的捍卫而击掌;有时又不禁落泪,为作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而感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接受一次心灵洗礼、一次爱与善的洗礼。书中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美好人性的追寻和赞美,这正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揭示!

《致青年教师》上市后,反响一如预期,这本书引发了无数教师的热读和思考。北京市十一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福州一中、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常熟石梅小学、广西师范大学“国培班”等数百所学校和机构纷纷将其选作培训教材,或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山东省临邑市教育局向全县3000余名教师赠送《致青年教师》,掀起“与书为友,同享智慧——同读一本书”的热潮,更多的教师自发购买、传阅、讨论、撰写读后感。2010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教育报刊都刊发了大量读者投稿的《致青年教师》书评、读后感。在网络论坛和教师个人博客上,《致青年教师》的读后感更是数量惊人(为方便读者交流,出版者专门建立了“《致青年教师》专属博客”)。

这些书评和读后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致青年教师》给老师们带来的思考和感动,很多老师从阅读这本书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反思教育改革的起点,追寻教师职业的真谛。一些老师说,看了书中《像太阳一样升起的白旗》这篇文章,忍不住数度落泪,为那些来自校园里的温暖细节,为教育中呈现的人性光芒而感动不已!

6年前,我曾编辑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切身感受到无数一线教师因《不跪着教书》增添了教育的信心,昂起头来做教师。而今,我再次编辑吴非老师的书——《致青年教师》,我感觉自己很幸运。我期待着,那些不放弃理想的老师们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教育之光的温暖,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这也是吴非老师的期待吧!

02.“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董奇、边玉芳总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获奖理由】该书系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在介绍经典心理学实验目的、过程、结论的同时,深入挖掘实验所蕴藏的心理学原理,并对实验结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作了深入分析,在介绍心理学原理的同时,告诉每一位读者为什么是这样和应该怎么正确应用。对每一个心理学工作者而言,该书系是他们开展心理学研究,揭示心理规律的重要参考工具;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可以从经典心理学实验中了解自身和学生的心理规律。

【获奖感言】打开人类心理的黑匣子

将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从心理学资料中提取出来,换之以“教师的期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吗”这样的日常题目呈现在读者面前,“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对心理学史上的300多个经典实验进行了从专业到大众的转化,是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必备图书。

心理学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学科。有人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种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在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之前,人类一直都在为解开一个个自身之谜而不懈地努力着,这种努力更多地表现为先哲们对人类自身的观察和理性思考。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心理学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却有一个长久的过去。”直到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真正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

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曾说:“一部心理学史,就是一部实验心理学史。”心理科学诞生后,心理学实验成为探索各种心理因素因果关系的最有效手段,成为推动心理科学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100多年来,心理学工作者在心理学各个领域进行了大量实验,其中不乏构思精巧、设计巧妙的经典之作。透过这些经典实验,人类心理的黑箱子得以层层打开,心理规律得以发现,人类在认识自身心理奥秘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一个个经典心理学实验像化石和文物一样记录着心理学发展的轨迹,然而,这些化石和文物零散地深藏于各种杂志、专著或教科书中,一般研究者和心理学爱好者并没有机会欣赏。心理学界长期以来缺乏对心理学实验的系统梳理,实验或者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抽象为各种设计原则和操作方法,或者在理论书籍中为佐证观点而被泛泛介绍,实验内容与方法长期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样的“骨肉分离”使每一位心理学研究者都不得不深埋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独自摸索,也使很多心理学学习者对实验设计望而却步。

1992年,美国心理学教授洛克(Rock)编写了《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一书,为心理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搭建了一座心理学经典实验的“博物馆”。这部著作中的40项实验来自于心理学的多个领域,很显然,洛克建造了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但像现实生活中有军事博物馆、艺术博物馆一样,已发展成参天大树的心理学需要更多的专业博物馆。于是,这套“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应运而生。

该书系从儿童、教育、健康、生活、管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分册介绍,每一个实验都充分体现了经典性:从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实验到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的小概率事件的实验,可以说每一个实验都在心理学的某一领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成为众多后来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整套书系让人仿佛置身于艺术品的世界,为实验者的精巧设计啧啧称奇。该书系共选择了300多个实验,时间跨越100多年,但给人的感觉并不杂乱。这些实验被该书系的作者系统、灵活、恰当地放在了各个专题下,在专题的开头部分,作者都对该专题中涉及的关键概念进行了解释,把实验的经典性与知识的系统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了解心理学实验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心理学工作者而言,要掌握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揭示心理规律,必须了解经典心理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和结论,而大众可以从经典心理学实验中了解人的心理规律、了解人类自身,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事实上,很多人正是从对心理学实验的解读中走近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

讲起教师对学生的期待的巨大作用,我们会提到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谈到广告能改变人们的购买态度,我们会说起认知失调实验;讨论如何减轻精神压力,我们会说到蔡加尼克效应实验……这些经典实验引领人们进入最神秘的心理世界,使人们如醉如痴,如醍醐灌顶,渴望能更多地了解这些实验揭示的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也并非将经典实验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结合实验结果及作者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颇具实用性的实践方案,供读者选用,可谓一次颇具创造性的尝试,使神秘的心理学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的生活,将心理学的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与现实环境中个体的成长密切联系起来,帮助人们了解心理学,主动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自己的生活。

该书系同时也是一套资料详尽的科普读物。以《教育心理学》分册为例,它从大量教育问题入手:“教师的期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读了不如说了?”“怎样才能让记住的东西不忘记?”这些是教师和家长在日常教育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他们或许已经知道其中蕴藏的原理,但不清楚在教学工作中该如何有效运用。作者把这些问题从经验层面解放出来,用科学的方法作出了准确、客观的解答。

生活是单调的,又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是痛苦的,又是幸福的。五彩缤纷和幸福的生活不是与生俱来的,生活需要学习,人生需要智慧。假如我们能够深刻地剖析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进而智慧地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享受人生,更快乐地生活。

03.《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美]乔纳森·考泽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理由】“可恶的学生固然让人不能容忍,但如果能够经历这么一段,他从开始对老师不加掩饰的冷漠到后来愿意在本上记录一些从前拒绝透露的事情,新教师都会觉得由衷的快乐。作为新教师,没有经历这些美好时光,可真有点遗憾。”教育家考泽尔在写给新教师的15封信中,没有耳提面命的倨傲,只有这些让人不忍不读的小句子。在千人一面的专家口吻教育图书里,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理由。

【获奖感言】写给新教师的信

在美国,乔纳森·考泽尔是一个以“一手经验写书”著称的教育家。《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一书充分体现了他一贯的对抽象化的理论和案例的质疑,是其亲身到新任教师弗朗西斯科班上听课一年多后,对其提出的日常教育问题进行解惑而结出的硕果。刚刚走上教学一线、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懊恼的年轻教师,尤其能从中获得心灵的理解和教学困惑的解答。

2010年,我们引进出版了美国当代教育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乔纳森·考泽尔的《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从事儿童教育工作40余年的考泽尔,到新任教师弗朗西斯科班上听课一年多,两人成了莫逆之交。继而,弗朗西斯科向考泽尔请教日常教学生活中的问题,简短的谈话无法尽兴,便催生了15封解疑信。在这些信件中,考泽尔不仅回答了弗朗西斯科在日常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穿插回忆了自己的教育生涯,还结合了困扰其他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境进行解答,如是,使本书脱离了私人信件的狭隘性,更具普遍适用性。

此书在美国一经出版,便被《出版商周刊》评为“五星级图书”,得到美国国家教育协会主席的热情推荐。它“向第一年入职的教师或执教40年的教师讲述教师这一美好职业带来的快乐、挑战和丰厚回报,用那些感动和喜悦让教师记起自己的理想和职责,对逐渐僵化的教育体制始终抱有警惕。但是,它又不是一本浅薄的励志书,除了对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育态度等各方面给出善意的指点之外,作者还对美国的公立教育现状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包括高利害性测试、标准化训练、教育券等。”

同样地,《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中文版一面世,也在中国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原本只是针对中小学教师阅读与培训出版的一本书,竟然也受到中职学校、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的欢迎。教师们自发写了许多读后感,或在学校读书会上交流,或贴在自己的博客空间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封教师的来信,他说自己第一年当班主任就“不幸”接到了一个“差班”,成天面对那些谈不上天真,甚至有些凶狠的学生的眼神,就像被从头到脚倒了一盆凉水。但是有一天在书店里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看着看着,眼泪都忍不住流出来,感谢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这样的好书。还有什么比收到这样一封读者来信更让编辑欢欣鼓舞呢?教育出版是一个利润不高的行业,但是正因为可以和教师朋友分享那些美好的瞬间,我们才如此坚持。

当初考虑引进这本书,不仅仅因为作者考泽尔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更因为在美国,考泽尔是一个以“一手经验写书”著称的教育家。在一些抽象问题上,他从来不轻信纸上的案例,也不把理论当成武器。在他看来,比起那些抽象的语词—“批准”、“表彰”、“绩效考核”,粉笔和黑板擦这些具体的事物更贴近教师的课堂教学。当一名教师面临失败的课堂时,他的语言习惯和表情动作会比他的自我倾诉更具真实性。此外,作为一个教育家,比起在大礼堂中对着一群未知的受众讲述他的教育观点,考泽尔更喜欢针对教师个体,针对一个生动的、担负着教育使命的个体,进行耐心的指导,从个体的真实反馈中修正自己的方案。因此,他在4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花费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去美国各地听课,和许多教师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在这本书里,考泽尔向新教师承认,自己初执教鞭之时并不顺利。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在公立学校的教书生活并不符合他的期待,几乎可谓一团糟。他碰到过一些难教的孩子,“他们对老师粗鲁无礼、横加指责,以至于他们赤手空拳就能让几乎所有的严肃教育陷于瘫痪。”事实上,这种情况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客观存在。每年都会有一些踌躇满志的师范生走出大学校园,进入他们想象中“朝气蓬勃”的中小学校园。但是,和那些“看上去怎么也教不好的”学生纠缠了半个学期后,他们开始怀疑师范课程中教过的内容。“如果允许这个孩子占用太多课上时间,我就无法给班上其他孩子上好课,也就毁了其他所有人的学习。”尽管知道这样做与教育的根本原则背道而驰,他们还是会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孤立那个孩子,将他无限期地留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范围之外。

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教育在年轻一代教师的手上依然散发出陈旧的味道吗?对此,考泽尔没有答案,正如对于教育本身的疑问,我们永远没有答案。但是考泽尔提醒所有的教师,你们和孩子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你们对教育使命的忠诚将是你们力量的源泉、思考的起点。“我们在学校中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自己有钱去购买什么,我们投资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地区以至国家的利益……我们是在为公平和正义而教书”。今天你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为自己找了借口,日后当你碰到不公的处理时也记得不要抱怨。找借口是有传染性的,“向那些极不合理的规定屈膝投降也是具有传染性的”,孩子会记得你和你的话。这一点,不会因为教师的年轻与否而有所动摇。

04.《拯救男孩》,孙云晓、李文道、赵霞,作家出版社

【获奖理由】该书首印10万册,被称为0-18岁男孩父母与教师的必读书。该书以众多研究为基础,对当代中国男孩的危机作了科学而翔实的描述,深刻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同时,该书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教对男孩教育有重要的影响,教育应让男孩适当承担压力和责任。

【获奖感言】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男孩

在问题重重的中国青少年教育领域,《拯救男孩》一书石破天惊地提出“男孩危机”问题,指出当代男孩得奖学金者更少了、跑得更慢了、心理更脆弱了、更缺乏责任心了……并揪出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潜藏着的男孩成长的凶猛杀手,为男孩教育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敲响了警钟。

我对“男孩危机”的关注有20多年了,早在1986年发表的报告文学《“邪门大队长”的冤屈》中,我就写了男孩如何受陈腐教育观念的伤害。1993年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时,与日本男孩相比,中国男孩外表羸弱、心理脆弱的形象就已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在从事儿童、青少年研究的几十年间,我的这种判断逐渐得到加深,既有研究数据的论证,又有我自己的亲身了解。我在全国各地作过上千次报告,每次报告结束,总有许多男孩的父母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孩子”好像成了男孩的代名词,这些都促使我不断思考:到底男孩有没有不同于女孩的问题?如果有,那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原因何在?

2008年春天,我与李文道、赵霞两位发展心理学博士开始认真探讨“男孩危机”这个现象,我们决定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把这个课题做好。经过一年半的探索,我们发现“男孩危机”是全局性的危机,从东西到南北,从城市到乡村,男孩的情况都不乐观。

我们把“男孩危机”概括为四大方面: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在学业方面,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男孩的学业成就全线落后于女孩。比如,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比例,连续2006—2007、2007—2008两个学年度,男女大学生获奖的实际比例均为1∶2左右,男生远远落后于女生。在体质方面,从1985年到2005年,中国男孩的体质在持续稳定地下降,男孩跑得更慢了、跳得更近了、爆发力更差了……这种状况不仅对男孩自身是一种伤害,还会危及国防事业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危害当今、遗患未来。在心理方面,男孩的心理更加脆弱,男孩在常见心理疾病(多动症、自闭症、学习障碍)方面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男孩更容易出现各种成瘾行为(烟瘾、酒瘾、网瘾等),男孩的社会危机主要指当代男孩责任心不够、阳刚气不足、更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等。

在归纳四大危机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男孩危机”的三大成因:应试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男孩危机”首先是教育危机,在利益的诱惑与驱动下,许多学校被绑上了应试教育的战车,我们把应试教育看作男孩成长最为凶猛的杀手,提出“应试教育对男孩更不利”的观点,认为应试教育漠视性别差异,男孩的优势被弱化、劣势被凸显、特点被看作缺点,应试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男孩都更为不利。在家庭方面,父教缺失对男孩成长具有破坏性的影响,许多父亲对父教的价值存在认识误区或不足,有意无意地疏忽了自己的教养责任,危及男孩性别角色的形成、阳刚气质的获得等,母教溺爱也会危及男孩的责任心、独立性、阳刚气质等男子汉特质。在社会层面,不良的流行文化对男孩发展具有消极影响,如不正常娱乐榜样的流行,使许多男孩的性别角色标准被颠倒,“伪娘”成风。

最后,我们总结出拯救男孩的策略: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男孩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更多的是不同于女孩的特点,父母和教师要理解男孩,宽容暂时落后的男孩,不因男孩暂时的落后而丧失对男孩的信心。二是要充分发挥父亲的作用。父亲是男孩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教师。父亲要以亲密朋友的身份回到孩子的身边,并就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给儿子作出榜样。三是把男孩教育和运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就像雄鹰需要天空、骏马需要草原,男孩的天性决定了他必须与运动相伴终生。没有运动就没有男孩,更没有男子汉,没有运动的男孩可能是“问题男孩”。

在长达一年半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讨论得越深入,就越发感到《拯救男孩》的价值,对“男孩危机”的揭示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它将改变人们对男孩的认识,使整个社会正视“男孩危机”的现实存在,促使整个社会思考如何拯救男孩。

《拯救男孩》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程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最初期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导道,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均进行了专题报道。《拯救男孩》一书及其揭示的“男孩危机”现象还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美国CNN曾引用此书报道中国“男孩危机”现象,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家的媒体均对作者进行过专访。

《拯救男孩》还引发了学界的关注,某学者在《青年研究》上发表《男孩危机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则发表驳文《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2010年15-16期的《教育发展研究》以“男孩危机”为专题,发表了4篇有关“男孩危机”的论文。2010年11期的《中国青年研究》以“拯救男孩”为专题,邀请《拯救男孩》作者及相关学者发表5篇论文,展开理论争鸣。当然,最重要的是教育实践。在《拯救男孩》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和家庭开始改变对男孩的教育,明显增加男孩的运动量,一些学校设立男生班和女生班,教育部门开始注意加强幼儿园男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最具潜质奖

05.《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美]詹姆斯·洛温,中央编译出版社

【获奖理由】该书在美国的总销量超过100万册,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在目前的历史社会学著作中堪称绝无仅有。该书提供了一部内容真实且丰富的历史,使其能够完全忠实地展现美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作者詹姆斯·洛温针对美国教科书充斥的错误信息和短视见解,写成了这本震惊世人之作,它“极其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教育的真相”,并改变了我们对美国历史的认识。

【获奖感言】书为媒史为鉴

《老师的谎言》在美国的成功表明,作为民主国家,美国最大的优点不在于没有谎言,而在于允许戳穿谎言。该书的中译本也得到好评,很多读者在震惊之余,发现中国也有着类似的“谎言”问题。

去年9月,我来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有机会与《老师的谎言》作者近距离接触,对其书其人,又多了几分感悟。

首先,我感到,这样一本针砭时事的书籍在美国能卖到100万册,还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中译本今天也能够获此殊荣,这都反映了时代的宽容和读者认识水平的提高。

作者詹姆斯·W.洛温(James W. Loewen)调侃说:“资本主义引以为豪的一点就是,到处都有愿意出版任何书籍的出版商,只要他们能从中获利。”

3年前,经清华大学刘北成教授引荐,青豆书坊苏元女士把这本书2007年和2008年的英文版送给我,让我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我一直有两个隐忧:第一,“老师的谎言”这个书名是不是太刺眼,会不会触动人们一直以来神圣化的“老师”观念;第二,中译本读者会不会误解作者和译者的意图,用这本书来厚己薄人。

2009年,中译本问世后,很快引起社会关注,一些重要网站和报纸都对其予以了报道。在与一些媒体的接触中,我感到,时代宽容了,人们开始注意谎言,人们被允许对它们发出不同程度的批评声音。我甚至隐约感到,一种重读历史、揭露谎言的潮流,正在来临。

一些读者的反应也让我意外地高兴。他们虽然奇怪美国的历史教科书里竟也有谎言,但很少有人以此沾沾自喜地讥讽美国的民主及学校教育水平。他们在震惊之余,很快冷静地认识到,中国也有类似的问题,中国也需要一本这样的书。在这里,“以史为鉴”又多了一层“互鉴”的意义。

06.《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德]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理由】该书从儿童画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解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画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儿童画里面包含着重要的信息,孩子们在画里面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他们的感觉、情绪和所处的生活状态。这本书将孩子们的图画融入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关系情境之中,用敏感的观察力描述了画画的孩子们所处的状态和父母的想法。每个阅读过该书的人,都将以新的态度对待孩子们的画,并且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获奖感言】从画中感知儿童心灵吉林省教育社区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一书的作者指出,孩子们通过图画展示自己,也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通过对儿童图画的研究,作者发现了感知和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新渠道。

第一眼看到《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学解读》,我就有了心动的感觉。这种感动源于作者从儿童视角对儿童绘画进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画进行的全面解读和心理分析。

该书的作者罗泽·弗莱特-班格尔特力图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从事教育、咨询、医疗工作的人们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向他们说明该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该怎样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阐明儿童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孩子们和他们的画,并详细介绍了儿童表达的特点、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它们或丰富有趣,或惊悚恐怖。

作者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理解儿童画的4种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在画中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内容,弄清楚孩子在画中隐藏的信息。

作者特别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格莱格·弗思(Gregg M. Furth)提出的在观察儿童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3个原则。主要问题如:孩子的画向我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的中心是什么?画面上的物体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的方向都是怎样的?画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视角?哪些内容被重复?等等。

在观察儿童画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匆忙下结论。成人的表现对孩子和他们的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便干涉儿童作画或更改他们的画,特别是内容和结构,不能给他们示范,不能批评他们。总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拍、用自己的语言作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作品,哪怕我们理解不了、无法看懂的作品。

成人不要在孩子开始画画时就不断地问他们:“你画的是什么?”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的图形的想象”,他们正经历一种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孩子们头脑中那些像密码似的信息跃然纸上,抽象的内容在他们的画中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这个过程很奇特。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12幅儿童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孩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画出这样一幅画。第四部分,作者介绍了图画的教育作用。在作者看来,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帮助,家长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家长和孩子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07.《家庭作业的迷思》,[美]艾尔菲·科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理由】如今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被家庭作业所占据。对于为什么要有家庭作业,人们会给出很多答案。该书作者用实证的方法打破了家庭作业的虚假神话。美国媒体称,该书是“每位老师和校长都应该阅读的书。”

【获奖感言】打破家庭作业的虚假神话

美国著名的“进步教育运动”领军人物艾尔菲·科恩的《家庭作业的迷思》,被一些媒体称为“是这个国家的每位老师和校长都应该阅读的书”。这本书用实证的方法打破了家庭作业的虚假神话。科恩说,家庭作业不仅是孩子的负担,也是家长的负担,而我们应该寻找更好的方式去教育我们深爱的孩子。

法国哲学家雅克·马里坦在《教育在十字路口》一书中对教育的目的有清楚的描述,而且这种描述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意志,是关乎人的情感和幸福的。这样的教育才是让人获得自由的教育。

虽然我们也承认,他对教育的看法是直击问题核心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不自觉地偏向了对智力和技能的训练,繁重的家庭作业就是这种倾向的明证。

我们以为拉紧这根“绳子”,孩子就会在我们预定的方向上获得“飞翔”的能力,而我们也就尽到了应该尽的责任。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美国著名的“进步教育运动”领军人物艾尔菲·科恩参考了300多种文献,写了一本薄而厚重的书,《波士顿环球报》用少有的郑重语气评价这本叫《家庭作业的迷思》的书——“它是这个国家的每位老师和校长都应该阅读的书”,因为它用实证的方式打破了家庭作业的虚假神话。科恩说,家庭作业不仅是孩子的负担,也是家长的负担,而我们应该寻找更好的方式去教育我们深爱的孩子。

存在即合理—家庭作业背后的“神话”

恐怕不会有人否认,小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被作业所占据。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家庭作业?人们会给出很多答案。问题是这些答案是道听途说还是假设?

作者在该书中指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里斯·库柏在1989年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项研究,并用一句话为这些研究作了总结“没有证据显示,任何家庭作业会提升小学生的学业表现”。

艾尔菲·科恩在书中详细论证了家庭作业存在的6个原因,在看似存在即合理的家庭作业的背后,有着很多荒谬的逻辑。例如,家庭作业是保持学生乃至学校竞争力的基础,放弃家庭作业会造成教师、学校和父母心中的恐慌,害怕孩子将落后于其他继续埋头苦干的学生等。

科恩通过缜密的研究发现,这些看似美好的理由都是立足于假设之上,而研究的结论却不支持这些假设。我们之所以把家庭作业作为一根促进学生成绩提升的“救命稻草”,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惯性和懒惰,我们不想负起作为教育者或者作为家长应该尽的责任。我们想当然地把学习的责任留给了学生,而不想去读懂我们的孩子,去激发他们的潜能。

台湾著名教师苏明进在《懂你的孩子:唤醒潜能的秘密》中,把如何让孩子热爱学习而不是放弃自己的秘密和盘托出,他说,要懂你的孩子,要看到他们的优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很多人也在表达这样的观点,但事实上仍然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在他们心里,使用这样的双重标准毫无愧疚之意。所以,许许多多的教师和家长把以巩固知识、训练技巧为主要目的的家庭作业作为爱孩子的方式。

在他们看来,只有取得成绩上的胜利才是教育的胜利,孩子才能获得美好的未来。在这种思路上“兢兢业业”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以孩子厌倦的方式爱孩子,实质上是在放弃孩子。作者的一些观点或许会让一些老师和家长们难堪,例如在书中第六章,他说:“一个人越不明白教学如何运作,越不知道如何看出哪些学生遇到困难,他就越有可能认为测验分数很重要。我相信,对家庭作业的支持同样来自对认知科学、教育学和儿童发展的无知。”

《家庭作业的迷思》可以让你从这种“执著”中获得觉悟,如果你是一位肯倾听的教育者或者家长。在这本书专讲作业的书中,作者以犀利的观点、大量的数据来颠覆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家庭作业的惯性思维,让读者重新思考家庭作业存在的意义。

把家庭作业作为促进甚至是挽救孩子学业的“救命稻草”的家长或者教师应该慢慢认识到这样的现实,那就是,你不放下这根紧握的“救命稻草”,你就无法获得新的教育途径。或许在放下它之前你要克服巨大的恐惧,但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值得去努力。

或许有家长和老师会这样认为:孩子课余时间不写作业、不上辅导班,岂不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对于这个问题,卢梭是这样答复的:“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而台湾学者黄武雄教授在《学校在窗外》中说:“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黄武雄教授接着说,“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对于给孩子“留白”,卢梭说道:“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以陶行知的观点来看,让孩子闷在屋子里写无穷无尽的作业恐怕不是很好的教育。

科恩在该书最后指出:“对于向来认为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人,可能不会接纳别人挑战他们的想法,至少在刚开始是如此。”然而,不论读者是否赞成,就如作者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欠所有的孩子一个以真相、以合理为基础的家庭作业政策。”

08.《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江苏教育出版社

【获奖理由】该书2009年在美国出版后,曾长时间高踞亚马逊畅销书榜首。2010年翻译成中文后,受到中国读者的热烈欢迎。该书总结了大脑工作的9项基本原理,这些原理都是最基础的,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教室里同在实验室里一样有效,因此可以推荐给教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改善教学。作者写书的目的有两个:让你知道学生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并利用这一点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获奖感言】洞悉学生的认知奥秘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的作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是认知心理学教授,他专注于研究人类大脑的记忆和思维机制。他通过对大脑工作基本原理的分析来剖析孩子们不喜欢上学的现象,振聋发聩,观点独特。

发现《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纯属偶然。

2009年3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书的女儿同我们通话时,不经意地提起教她心理学的老师写了本书,还登上了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当时听了也没当回事,美国的畅销书似乎离我们还远着呢。5月,偶然翻看《三联生活周刊》第17期,看见薛巍关于该书的书评,对该书评价很高,并且文中提及作者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教授,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来了兴趣,马上去亚马逊网站查询,原来该书已经连续数周占居教育类图书销售榜首。再看看内容简介,确实新颖实用,所论述的问题在国内也是大家所熟悉的热门话题,比如题海战术,比如记忆和思考,比如智商和训练,等等。

于是我赶紧同江苏教育出版社联系,再与美方的版权代理公司联系购买版权事宜,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最终我们获得了该书的中文简体字版权。

图书出版后,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2010年5月首印5000册,10月就销售一空,加印5000册后,又销售大半。江苏省教育厅一位领导拿到此书后,兴致盎然,反复阅读,还在全省中学校长学习研讨会上引用了其中的一些论点。

为什么一本美国的畅销书会引起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呢?作为该书的策划人,我曾反复阅读原书和译稿,我想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书名设计得振聋发聩。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乍一看好像与人们的常识相悖。仔细一想,又深感作者切中了要害:今天中国的学生还有多少是开开心心地背上书包去学校的呢?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美国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繁重的作业负担,怎么他们的学生也不喜欢上学?难道这是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作者指出,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人类又天生具有好胜心,喜欢挑战难题。换句话说,从天性上说,人类应该是喜欢学习、喜欢求知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学,是因为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它们给学生的功课太难了,过多的失败使他们产生了挫折感。在这一点上,无论中国还是美国,也许全世界的学校都是类似的。因此,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大脑认知过程,改进学校的教学,让学生恢复喜欢学习的本性。

其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威林厄姆教授是认知心理学教授,专门研究人类大脑的记忆和思维机制。他巧妙地利用新颖的观点和熟悉的现象,设置疑问,引起读者的关注,进而细述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仅举如下3例:

作者的一些观点很独特,比如,他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人避免思考。意识到学生大脑的认知机制和能力限制后,人们才会对学生提出有效率的智力挑战,并且在问题的提法、难度的设计与频率的改变上动脑筋,使学生能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喜欢上学习。

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学生们放学后还能记得一些东西。一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对学校里讲授的知识要点学过就忘,对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如电视广告却是一听就会,永不遗忘。这是为什么呢?认知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人类的大脑存储空间有限,只有经过思考的内容才能从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中去。记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有一个因素影响最大:学生只会记住他们曾经思考过的东西。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可能会思考什么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案。

题海战术始终背负着恶名,批评的人们常说,反复的训练扼杀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威林厄姆用大量的事例证明,反复练习能够获得能力和提高能力,即使在你已经掌握了某种能力,再怎么练也未必能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反复练习还能带来另外3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为学习新技能作准备,防止遗忘,改善迁移。

其次,严谨的实证方法让该书闪耀着科学的光芒。作者以扎实的科研背景和功底来研究人类的学习、记忆和思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启迪和收益。书中的每一个论断,无论怎样新锐,哪怕新颖到颠覆以往,大胆到不可思议,它背后的实证研究还是使我们不得不心悦诚服。举个很小的例子: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了解人们是怎么阅读的,是逐个字母看过去,还是一个一个单词地阅读,或者是快速扫描词组或意群(指英文阅读)。当然,你可以观察到人们眼球的移动,但是,你又怎么知道他的眼光落在书刊的哪里呢?书中引用了一本教育心理学书中的眼动数据图,从眼光停顿的次数中可以明显看出人们阅读速度的差距,阅读能力强的人的眼光在书上停留的次数显然要少许多。类似这样的实证研究事例在书中不胜枚举,因而大大增强了观点的可信度。

该书总结了大脑工作的9项基本原理,这些原理都是最基础的,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以推荐给教师,让他们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改善教学。作者写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人们知道学生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二是有助于教师利用这一点从而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特别推荐奖

09.《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美]理查德·洛夫,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获奖理由】总是听到妈妈们担忧地说起孩子对于电视、电脑游戏、游戏机、虚拟世界的沉迷,听到孩子提起去公园玩时“走多路会太累”的反抗声音……这是电脑、信息和科技的包围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同时却出现了越来越多肥胖、注意力不集中、心理抑郁等令大人们手足无措的毛病。《林间最后的小孩》及时说明了自然缺失症给儿童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也通过很多令人鼓舞的案例说明了与自然重修旧好的路径。

【获奖感言】修复孩子与自然的断裂纽带

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指出,儿童怎样面对自然将会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形式和状态。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经常在菜地里跑来跑去,在江边看着江水随夕阳变换颜色,躺在沙堆上看云彩变来变去,和小朋友跳皮筋、踢毽子、打滑板,一直到天黑也不知道回家。时间就那样流淌着,小孩在里面漂着,很安全,很自在。我的孩子,他见过很多我小时候没有见过的东西,电视、电脑、汽车、飞机、超市。如果仔细去看他从小到大的食品、服装、玩具的标签,当真就知道什么叫全球化。他们觉得安全和自在吗?我知道他和我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道路与命运。不过身为父母,我还是希望为孩子排除身心发展的障碍,使他们获得健康和自由的发展。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所著《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为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和父母敲响了警钟。一个四年级的美国小男孩说:“我更喜欢呆在屋子里,因为到处都有电源插座。”电脑、电视、游戏机让现在的孩子更多地呆在屋里,父母对于车祸、陌生人的恐惧,学校的课业和各种课外班占满了孩子的时间,大自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消失了。经过多年调查研究,该书作者得出结论:美国的新一代是在成长过程中与自然失去联系的孩子,是“自然缺失症”患者。

一个世纪前,历史学家特纳宣称美国的边疆开发已经结束,再也没有新大陆了。但是作者认为,美国的孩子现在正在穿越一个“新大陆”,在这片新大陆,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食物从哪里来,只能看到保鲜膜的包装;自从人类软骨细胞塑形被植入老鼠的后背,老鼠长出人的耳朵,生物的绝对性已被终结。人们对动物、植物和自然知道很多,体验很少;新兴城市的自然空间越来越少。这既是美国孩子生活的所在,也是中国孩子所处的现实。在我的生活城市里,住在楼群里的孩子,很难找到自由玩耍的场所。城市规划中没有给孩子留出户外自主游戏的空间。学校因为安全的顾虑,甚至连春游都不敢组织,孩子很难有机会前往树林和田野。随着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孩子的感官越来越限制在电脑、电视、多媒体的教学中,他们逐渐变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越来越被动,感官退化,心灵得不到滋养,人生经历越来越单薄。有时,注视着那些从幼儿园、学校门口冲向各个补习班的孩子,我会想:他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是否意识到,就像孩子们需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一样,他们可能也非常需要与自然的接触。该书作者以详尽的研究证明,儿童肥胖、多动症和抑郁症都与自然缺失相关。

正如作者所言:“修复孩子们与自然界之间断裂的纽带,这符合人们自身的利益,它不仅是美学或者公正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健康的需要,而且地球的健康与否与之利害相关。孩子们怎样面对自然,以及将来他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后代来面对自然,将会决定未来我们的城市、家庭,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形式和状态。”书中有很多令人鼓舞的例子,讲述人们正在有意识地重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美国芝加哥市不仅保护野外空地,并且重视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林阴道、河流廊道以及其他自然地貌,扩大城市已有的公共用地。“景观都市主义”强调将空地的利用放在首位,而非建筑形态;提倡不确定性,改变一成不变的建筑模式,以唤起自然周期性自我修复能力。“绿色都市主义”已经在西欧国家迅速发展。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市,绿色从市中心一直延伸到北部的原始森林,城区则致力于“为儿童玩耍和居民社交提供一个野生的、绿色的、机动车禁行的场所”。瑞典的哥德堡市周边有60个农场,有的对公众开放,居民们可以自采浆果和蔬菜;有的是供儿童游玩嬉戏的农场;还有残疾人专用的骑术训练场。新建居民区中心,还可见小片的牧场、牲畜和农场建筑……

该书的中译本是由中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们翻译的。在环保领域,各个环保组织举办了很多探索和实践的活动,大学生绿色营的自然体验,天下溪的自然游学,这些活动让孩子和父母有机会开始重建与自然的联结。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蓟县的一个朋友家里玩,朋友住在乡下,附近有条河,叫大河。朋友的女儿是一个中学生,她对我说:“阿姨,我带你和弟弟去大河!”大河不大,在村前蜿蜒着。女孩在石头上跳着走,掀起石头找小鱼,在岸边摘一束小黄花。看她自由自在的,好像回到了家。我相信这条河会一直伴随着她,在她的一生中流淌,滋养着她,虽然其中有些秘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我希望,有一天,在我生活的城市,也能为孩子找到这样一个自然的秘密花园。

10.《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德]安东·布赫尔,中国青年出版社

【获奖理由】该书让你了解如何让孩子们开心地迎接每一天,让你与孩子的关系达成美妙的沟通。作者安东·布赫尔亲自询问了孩子们的幸福感受,得到了简单明了且感人的答案。他借用具有代表性的幸福研究的结果,最终得出了令人惊讶而又实用的结论:孩子们比教育学专业书籍里描述的更幸福。该书上市9个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获奖感言】追寻孩子最真实的快乐—关于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

《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给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之书》作者安东·布赫尔提出,应当以“幸福一生”取代“出人头地”的竞争观念,把孩子的幸福作为教育的重要着眼点。

没有人问过孩子是否想要来到这个世界:这里冰川正在消融,自然受到污染,到处充斥着致命的武器。但他们有机会体验人世间最为精彩的生活与丰富的情感,他们有得到幸福的权利。

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9岁的男孩,他说出自己的3个愿望,而我们有能力帮他实现其中一个。

第一个愿望是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第二个愿望是像柯克·道格拉斯一样迷人,第三个是一个朴素的心愿—只要幸福就好。

无论哪位家长面临这3个选择时,恐怕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由衷地希望孩子幸福,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孩子刚出生时是那样无助,他甚至不能自己获取一滴乳汁。父母的臂弯保护着他们,陪伴孩子触摸和了解世界。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笑多于哭、幸福多于痛苦呢?!

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生活不幸福更让父母心痛的了。但是,大人果真理解孩子的幸福吗?您熟悉孩子幸福时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吗?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反而越来越不快乐呢?您知道如何让孩子生活得幸福吗?您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觉不幸福吗?

《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给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之书》能让你了解如何让孩子们开心地迎接每一天,让你同孩子的关系达成美妙的沟通与幸福。该书作者德国作家安东·布赫尔曾亲自询问孩子们的幸福感受,最终得出了令人惊讶而又实用的结论—孩子们比教育学专业书籍里描述得更幸福。因为他们从小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天生的适应艺术家。他们能在与家人、宠物的相处中获得幸福。满怀着对孩子的怜悯和疼爱,布赫尔给父母提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有益建议,如建议父母尊重孩子,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等。同时,还提出以“幸福一生”取代“出人头地”的竞争追逐,让孩子感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