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部门 > 信息中心 

2011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TOP10

已浏览:9220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4-02

  

2011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TOP10

最佳图书奖

01.“守望者的凝思:读懂学校、读懂校长”系列论丛,裴娣娜主编,张志敏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获奖感言】学校教育变革性实践的反思

学校教育创新是目前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守望者的凝思:读懂学校、读懂校长”系列论丛是在大的时空下对学校已有的基于变革性实践的现代发展经验的总结提升,是富有中国本土气息的原创性实践。同时大量实践课例和反思的穿插,使行文通俗易读,是教育研究者研究教育的很好案例。

“守望者的凝思:读懂学校、读懂校长”系列论丛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路、策略及方法论基本脉络的全面系统的反思梳理。

研究的初衷在于:一要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学校教育办学模式提供一种理论分析框架。二是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呈现了我国当前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学校教育创新发展实践形态研究的问题,以及生动丰富的经验。三是通过对不同学校教育创新力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审视,促进学校质量、特色意识的确立,提升对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潜在创新能力的认识,从而将学校办学理念和行为提升到“自觉”和“自为”层面。

成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思考、研究、探索及重新自我认识的过程。首先,我们用了两年时间进行基础性调查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在把握学校教育创新现状基础上,召开6次校长论坛充分交流、碰撞,构建了学校教育创新力指标体系,同时在学校改革与创新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接着我们又在两年时间内,以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调动有关各方力量协助各项目成员学校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策略进行反思总结。

“读懂学校、读懂校长”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读懂他们的变革性实践,我们以初步构建的学校教育创新力指标体系为准,采取自下而上的分析思路,对学校的改革经验进行深度总结提升。论丛中一本本研究性专著翔实地记录了校长们依据不同的办学实际所走过的学校教育创新之路,这些办学理念及经验是经过了时间的积淀和实践的检验,是带有原创性、具有中国本土气息的生动丰富的创造。这套论丛的突出特色在于:

立论点高。论丛以各校鲜活生动的经验诠释学校教育创新蕴含的基本内涵。学校必须改革,改革追求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在不断回答每一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中获得发展的内在生命力。

主题集中,框架合理。论丛的每一本著作均按历史—现实—未来的维度构成总体框架。透过学校发展历史的审视,把握学校传承的办学传统。而全书的主体是以学校教育创新的目标与价值系统、育人模式系统、制度与管理系统和校长领导力4个方面实现对学校改革与创新的现实把握,其中由课程、教学与德育组成的育人模式系统成为全书的亮点。

实践性和前沿性。论丛的每一本著作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具体明晰、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体现了论者的理论气质以及对各自改革主张进行的技术转换。实践变革是超前的,体现着未来,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

研究方法的创新特色。我们的研究强调原创性、过程性、实践性和整合性,强调确立精品意识。我们组成了13所高校理论工作者、7个区域性教育地方行政部门,96所中小学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多学科、跨校际、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并使区域推进与个别研究结合。

这套论丛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学校的丰富经验进行理性梳理与升华,为此我们力求处理好以下几个内在关系:

反思与建构的关系。学校的改革创新发展是历史性存在、历史性生成的,是在更深层次上通过持续的自我反省而历史性地不断延伸。反思,是建立在现实批判基础之上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准自身发展的参照点和起点。建构,指的是对学校发展内在要素结构的把握,涉及理念、制度、理论模式、思维方式及科学方法等问题,以及科学化与规范化等。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为了防止趋同,我们极力挖掘每所学校的个性特色和创新点,力图展现每所学校各自提升整体综合实力的发展路径。事实表明,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其普遍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具有基于学校自身条件发展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展现了我国中小学现代化发展的丰富生动和多样化发展形态。

理论的概括提升与实际问题的阐释关系。理论的概括提升是指以理论的方式使学校教育现象及过程得以更深刻和合理的说明,我们努力尝试通过分析性、批判性思考,将教育事实、典型案例中隐含的本质性因素明确地表述出来,从而避免那种仅变换话语形式掩盖同一水平重复的文化包装和泡沫研究。诸如教学的实践性以及文化性,教与学方式变革,发展性教学策略的实施,“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统一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积累经验与重构性体悟的德育途径等。而根据培养目标和学校实际所构建的课程结构,实质正是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表现。

我们讨论问题的逻辑路径是:问题—思路—对策,尽可能回到原发点,力求使问题的论述落到实处。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创新发展这一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的探讨,研究还刚刚起步。我们深知,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是“之一”不是唯一,若干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充实、挖掘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本文作者系该系列论丛主编)

02.《守护孩子的幸福感》,[美]理查德·韦斯伯德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获奖感言】哪些“关爱”夺走了孩子的幸福感?

在学术界“要么出书,要么滚蛋!”的铁律下,韦斯伯德博士两本著作的出版时间却相隔整13年。作者养育子女的亲身体验以及心理学家的专业造诣,使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理论著作,是充满智慧的实践指南。作者对导致成人陷入教育误区的心理动机及其对青少年危害的分析,若能引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则是中国孩子和家庭的幸运!

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锐意试水家教类图书市场,我受命从外版书目中筛选优秀品种。11月初,在博达网站上浏览该公司所代理的外版书目时,这本连封面都没有的、名为《The Parents We Mean to Be》的美国版图书引起了我的关注。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作者韦斯伯德博士唯一的一本专著《The Vulnerable Child》(《脆弱的孩子》)出版于1996年。逐一浏览相关的网页后,我发现国外市场对该书好评如潮。1997年,此书更被《美国教育委员会期刊》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部教育著作”之一。

韦斯伯德是美国著名的儿童与家庭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和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美国学术界素有“Publish or Perish!”(要么出书,要么就滚蛋!)的铁律:为保住教职或争夺晋升机会,高校教师们始终都有多发论文、多出专著的压力,而该作者两本专著的出版时间却相隔整整13年。浏览电子书稿后我发现,新著沿袭了首部专著的风格,饱蘸作者对未成年人的关注。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尤其有作者首部专著的巨大成功作参照,在黄旭社长的支持下,我很快就与博达公司签订了购买中文版权的合同。

担任该书翻译工作的译者很年轻,但很专业,完整准确地将原著的内容和思想以中文形式呈现出来。我本人对图书的英译中实践略有涉足,对中文读者所诟病的那些图书翻译问题很敏感。对照原著,我对译稿审读了六七遍。所幸,初稿最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句子较长,且结构较复杂,因而部分译文不太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在与译者进行多次商榷后,译稿的行文风格很好地摆脱了英文结构的束缚。翻译工作被喻为“戴着镣铐跳舞”,要把这“舞”跳好,着实不易!

初审、复审后,译稿交由社长助理叶宁老师进行终审。业内人士都知道,终审时只需在初审和复审意见的基础上,写下寥寥几十个字的终审意见即可交差。但叶宁被本书内容折服,直言这是“难得一见的书稿”!通读数遍后,他写出了长达数千字的终审意见,俨然一篇名副其实的读后感。叶宁先有十几年的教师生涯,继而改行从事教育出版工作多年,因此能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思考时下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此书得到他的如此重视,使我对其出版价值愈加看好。

该书并非教育理论专著,而是9个生活化且通俗的话题,所涉及的不仅是家长平时面对和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和教师着力的重点。该书更像是一部有关青少年成长与人格心理教育过程的研究性笔记,其教育科学内涵渗透在对教育文化、成长案例和青少年心理教育规律的综合叙述中。这种教育叙事的文本价值,正是在当下的生活背景与现实故事的讲述中呈现出研究性内涵,逐渐把读者引入反思的阅读状态中。这一特色使本书内容极为生动,可读性很强,这正是本书的大众阅读价值之所在。

该书案例全部来自日常的教育生活实践,这得益于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多年担任专业机构心理专家的实践经验。在具体叙述中,作者以日常话题为切入点,深入浅出,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表达出一种洞察生活的睿智。这种富有理论内涵的睿智表达紧紧抓住现实问题的要害,所提出的评点、建议无不富有亲切感和人文关怀的温暖。

例如在“快乐情绪与道德规范”一章中,作者介绍了广大家长目前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即他们无法培养孩子具备欣赏他人的能力。作者强调说:“欣赏他人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所有道德品质的核心。”但许多重视子女教育、关爱孩子身心健康的家长却未能培养孩子的这一能力,结果导致案例中那些孩子在人格塑造上“幸福感的缺失”。作者为我们呈现了几种常见原因:有的家长竭力保护孩子的快乐情绪,未能使孩子认识到他人的幸福同自己的幸福一样重要。有的家长过度地称赞孩子,使孩子易于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变得扭曲自恋、对他人更为漠视……

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养育子女的亲身体验以及心理学家的专业造诣,使他的叙述显得温情而理性,这种富有教育哲理的启发会让读者获得一种被点拨的惊喜和顿悟的深刻。正如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在为本书作序时所说:“这本书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理论著作,是充满思想和智慧的实践指南。”

(本文作者系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

03.“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傅宏主编,朱婷婷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获奖感言】用专业方法解决儿童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以游戏、阅读和艺术等多种儿童心理治疗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独特的框架体系,给困惑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提供关于儿童心理咨询治疗方面最新的专业指导。

作为一名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者和研究者,编写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书籍是酝酿已久的事,这些年不断地积累、尝试、反思,使写作的思路逐渐清晰:从专业介绍针对儿童各类“问题”的心理治疗手段,发展为系统讨论各种与儿童生活联系紧密的治疗,并力图使那些与儿童生活、工作在一起的人们能从不同角度有所获益。

早在1994年,我曾编写过一本《儿童行为评估与矫正》的册子,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儿童心理评估方法,并对各种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治疗建议和对策。及至2000年,《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一书问世,该书重点探讨了几个涉及儿童青少年的突出心理问题,并力图渗透这样一种观点,即在重视治疗的同时,应该把心理预防保健作为早期儿童心理治疗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把治疗技术分散渗透在各种障碍的治疗讨论当中,不利于读者完整把握,因此我将框架体系作了根本性变动,将按照问题序列改变为按照治疗方法序列展开,于是便在2007年出版了《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一书,在当时,国内几乎还未对这些方法作过系统讨论。该书最终成为2010年出版“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的构思框架,各个分册突出了几种主要的儿童治疗方法:游戏治疗、阅读治疗、艺术治疗、行为治疗、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在贴近中国社会文化或现实需要的专业实践方面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专业、非专业人士一起努力,而对儿童工作甚至是日常相处时,专业的工作方法非常必要。以家庭为例,年轻父母因为缺乏经验,往往陷入困惑,其实许多错误只需具备一些基本的专业常识就可以解决。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咨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的孩子不厌食?”我随即反问她:“试想,当你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兄弟姐妹,吃饭时每个孩子只能吃到他自己的那一份,你估计还会有人挑食或不好好吃饭吗?”其实重要的是从吃饭的行为看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父母与唯一的孩子相处过程中,这些儿童是很难学会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更何况那些只有在“恶劣”处境下才能获得的一些竞争和必要的妥协能力。可父母不知道的是,只需稍许减少一点关注,就可以令孩子的饮食行为变得自然许多,类似情况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只需要稍作引导就可以改善。

这便引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哪些东西是儿童成长中更为重要和需要更多关注的?而哪些又是可以减少的?除去读书学习,游戏玩耍对于促进儿童成长的意义何在?虽然这些是很难简单回答的问题,但我们至少可以确信一点,在儿童成长中,游戏、绘画、阅读等,都对他们成长很重要,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儿童能发现自我,认识社会,并最终得到合理成长。

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在博客中写道:某天临睡前,宝宝指着书上的巧克力说,“妈妈,我要吃巧克力!”我们还没给她吃过巧克力,怕吃了上瘾,又不能骗她说巧克力不好吃。还没想好怎么安抚她,小姑娘已经从书上虚抓一把,然后放到嘴边“啊呜啊呜”地吃起来了,边吃边满意地说:“真好吃啊!”从此,但凡宝宝要什么,一时买不到或不想买,我就如法炮制虚捧一把交给她,她就心满意足了。成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记录一些儿童的趣事,有时可能只作为父母间的谈资一笑而过,其实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有时候孩子会“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如果你能进入,跟他们进行象征性的对话,那么可以更容易地“读懂”他们,甚至调节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良好地发展。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不仅帮助教育工作者,也能为父母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引导,让他们体会到儿童的很多活动都是成长中必须的,引导儿童的合理成长也必须是多元的。为此,书中很多内容都源自对日常生活中儿童问题的帮助,力求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的案例来表达科学知识、介绍最新专业研究成果。使用“治疗”的字眼,是希望传达这样一种观点:“治疗”的目的不光是在临床上帮助“治病”,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不管是什么样的儿童,如果能用适合他们的方法,帮助他们作出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改变,那便是这里所说的“治疗”的最终目的。

(本文作者系该丛书主编)

04.“公民读本”丛书之社会编:《全世界都在对我微微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获奖感言】没有哪种训练能比这更高贵

童诗、童话灵动曼妙,小说、散文意蕴隽永,让孩子空灵的生命之杯斟上高贵精神的琼浆,满足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渴求,潜移默化道德教育,并自觉成为文明精神的火种传递者。本着这样的美好愿望,“公民读本”丛书面世,告诉小读者们该做一个怎样的现代公民。

主编这套“公民读本”丛书,要从我倡导公民教育说起。1989年5月,我参加了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一个全国德育研讨会,并宣读了《适应与超越:德育对现代社会的应答》。文中提出“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和推进我国商品经济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文中谈及的“孕育出现代人特有的那些开拓意识、献身精神、科技态度、商品观念、信誉意识、竞争意识、冒险意识和效率意识”,“培养学生政治人格的独立性、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公民意识和议政参政的能力”,差不多已经涵盖公民教育的方方面面了,只不过当时这些还是纸上谈兵。

2003年,我被委派到深圳担任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次年,我发起一个德育论坛,提出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出台了一份我起草的《为了共生的理想——促进儿童道德文化建设宣言》。我一直希望在汲取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民族主义等公民教育学说积极成果的同时,超越它们,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新型公民教育的路径来。两年后,我再次发起德育论坛,邀请海内专家来探讨这个问题。在论坛致辞中,我说:“一个好公民应当在个体、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等场合,合乎身份、合乎理性地扮演一个现代人的角色,并体现良好的品质。我将这个基本见解概括为新‘修齐治平’说。我在其中加入了一个‘为公’,也即‘修身、齐家、为公、治国、平天下’,并赋予它们全新的解读……我们学校的公民教育就是围绕这个公民人格形象的设计,着力在公民人格完善、公德基本伦理、公益服务精神、公共事务参与、公理世界认同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其实这就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提要,以后的探索一直是沿着这个思路不断推进的。

公民德性本质上属于康德所说的“实践理性”范畴,所以公民教育应当在丰富的公民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公民素质,但它还应当有另一翼:公民阅读。中国20世纪初兴起的国民性改造运动始终伴随文学启蒙思潮就是一个启示,严复说:“且闻欧、美、东瀛,其开化之初,往往得小说之助”。近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普遍认为文学具有“入人心深”的巨大作用,因而把文学看作是左右人们思想的利器,促进民智开化的要津,提倡“欲提倡教育,必先提倡小说;欲改良风俗,必先改良小说。”的确,高雅的阅读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聆听作者动人心扉、益人神智的道德叙事,这种叙事编织出具有更高价值指归的生活图景,从而改变了阅读者的道德生活。

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曾编著过一本《美德书》,围绕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和勇气等,把一个个精美的道德故事呈现在儿童面前,甚至被誉为美国儿童的“圣经”。当然,我不是很赞成贝内特先生保守主义的美德主义观念。美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就曾批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认为把精英主义者认为重要的“德目”装入一个“布袋”,然后代代相传,只会使“美德袋”越传越旧,最终被无情抛弃。因此,围绕公民新说,编写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读本,与实践领域的公民教育相得益彰,就十分必要了。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套读本提供给孩子的都是道德文字的经典和范例,充满诗意、史韵和理趣。童诗、童话亦幻亦真,灵动曼妙,充盈着对美好世界的遐想;小说、散文、政论经典内涵丰富,意蕴隽永,发人深省,益人神智。孩子们打开它,犹如在空灵的生命之杯斟上高贵精神的琼浆,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爱圣的渴求无疑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在这里,道德教育摈弃了抽象空洞的说教,枯燥乏味的灌输,道貌岸然的训诫,孩子会沐浴在那些优雅而灵动的文字光辉里流连忘返。而且,我相信因为是经典,孩子们一定会爱不释手,反复诵读,常读常新,即使告别了童年少年,步入青年、中年乃至老年,还会带着温馨的记忆诵读吟哦,回味这些不朽的名篇给自己的精神生命所带来的深厚而恒久的滋养。在这个过程中,他肯定还会义无返顾地充当一个光明的使者,把文明精神的火种传递给他人,并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道德的典范。他说:“没有哪种训练能比这更高贵的了。”的确,让青少年浸润在情趣盎然而又意蕴深远的公民阅读中,为其开启通往文明社会的门——“没有哪种训练能比这更高贵的了”!

(本文作者系该丛书主编)

最具潜质奖

05.《孩子为何失败》,[美]约翰·霍特著,张慧卿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获奖感言】强迫扼杀了学生创造力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之父”约翰·霍特的第一部作品《孩子为何失败》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并引发了空前的争议。在这本书中,霍特认为学校的“灌输式”教育使得原本属于自然的学习行为变得不自然了,学业上的压力也使得孩子逐渐学会了寻找标准答案,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约翰·霍特被誉为“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之父”,是推动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发展的理论奠基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霍特认为不一定只有经过培训的老师才能教学生,他本人就从未在学校学习过教育学,可是在他姐姐的敦促下,他也成为了一名小学五年级的教师。虽然没有经过学校的正规学习,但霍特认为这却成为自己的一个优势:因为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他的脑袋里就少了很多约束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成见。

约翰·霍特是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者,他强烈抨击美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公立学校的争论中,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在强迫的、高压的、竞争的学校环境中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约翰·霍特更是一位极其用心的教师,《孩子为何失败》是他1958年至1961年期间在美国一所私立学校担任小学五年级教师时的教学日志,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完成于1964年。该书自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成为历久弥新的教育经典作品之一,《纽约时报》就曾称这本书“可能是近年来最具洞察力、最动人心弦的教育书籍”。

在这本书中,霍特认为学校的“灌输式”教育使得原本属于自然的学习行为变得不自然了,学业上的压力也使得孩子逐渐学会了寻找标准答案,并用老师和学校最欣赏的答案来获得所谓的成绩,从而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作者直言大多数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都是失败的,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害怕、厌烦和困惑”、“他们害怕考试不及格、害怕让身边焦虑的大人们失望或不悦”……

对于什么是“聪明”,霍特这样说:“我们所谓的聪明,并不只是指能在某些测验中得到高分,或在学校表现特别优异,这些充其量只是教师的期望和苛求而已,并不是绝对重要的条件。我们所指的聪明是指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个人处于各种情况下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处于新的、陌生的、困窘的环境中所抱有的生活态度。评估聪明的测验,并不是测验我们知道怎么做,而是测验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或行动。”

《孩子为何失败》一书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并引发了空前的争议,霍特本人也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人物,并从此走向发展家庭学校教育的长达几十年的职业历程。

时隔20年的沉淀,霍特在1982年修订了《孩子为何失败》一书。有趣的是,修订本保留了1964年书稿的全部文字,只是把对于一些话题的新思考形成文字,放在针对这个话题的原有文字之下,这样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20年前的观点,还可以看到他20年之后的观点,从而对作者的探索与进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孩子为何失败》的简体字中译本即译自1982年的版本。

虽然距离《孩子为何失败》一书的首次出版已近50年,但霍特在本书中提到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依然存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正是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所努力规劝学校和家长慎重采用和予以警惕的。

在中国,少有家长不关注孩子的教育。然而,大多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却辜负了成人的期望。学校中,教师在努力地、勤苦地、认真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家庭中,家长也是没日没夜地陪伴孩子学习,甚至和孩子一起“读书成长”,结果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只是囫囵吞枣或应付老师,那么他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是在浪费成人的时间。因为孩子们或许会这么想:“老师想让我做一件事。我根本不知道让我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让我做。不过我还是做点什么吧,这样他们就会放过我。”

霍特提出:我们有没有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原本是自然天性的行为,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却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乐趣?为什么在经过机械的学习之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退步了?这种集体性的退步是如何发生的?教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哪些学生会有挫折感?他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们无法更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该书即是作者在探索和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记录。

霍特认为老师的工作就是帮助所有孩子们成长,帮助孩子们在这个枯燥乏味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以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帮助学生成长为这样的人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老师的快乐。他的这种担当精神,为本书增添了厚重感和真实感。

学校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化性质的地方,给每个小孩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把学习的钥匙还给孩子;而强迫孩子去学习,是对孩子们最严重的伤害。就如霍特在本书最后所说“确实如此,他们不愿意被逼迫。对此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所以我们就不要再逼迫孩子,给他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吧。”

(本文作者系该书中文版策划人)

06.《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赵丽琴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获奖感言】激发学习动机有高招

如何熏染、督促,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这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门教学的艺术,也是一门需要不断钻研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小学到博士的求学生涯中,我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老师。上初中时,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了一句话:“坚持下去,你的进步会难以想象。”就这么一句温暖的话语,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也让语文课成了我的最爱。上高中时,自己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数学老师慈祥的笑容、鼓励的眼神催人奋进。上大学时,几位任课老师在课下语重心长的悉心的指导与帮助,让我感到无形的力量。读博士时,恩师姚梅林教授的关爱、呵护、信任,让我深深地感到没有理由不去努力。这些经历无疑对我后来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成为一名教师之后,我特别渴望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喜欢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希望自己成为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老师。有一次,下课后一个学艺术的学生主动走过来跟我说:老师,这是我上大学以来听讲最认真的一堂课。刹那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学生的肯定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也让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事后我想,如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自己的课堂,那该是多么欣慰、多么有成就的一件事啊。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小学生为了升入重点中学而超负荷地学习,中学生为了考入名牌大学而疲于奔命,一旦进入大学后,学生便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学习的倦怠,无故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大有人在,因功课不及格而退学的学生也屡见不鲜。学生为何会再现学习倦怠?我个人认为,固然有多方面的社会原因,但是我们的教育在育人的过程中,忽视培养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导致学生产生学业倦怠感的重要原因。

作为家长,我经常从女儿那里听到许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故事,也经常听一些家长诉说孩子不喜欢学习、功课成绩不理想、学业负担重等烦恼,也有幸参与到一些中小学课堂教学情境中去亲身感受课堂教学的氛围。耳闻目睹的现状让我感到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广大教师一直在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努力钻研,试图应用各种策略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课堂吸引力,改进考核方式等。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无效、低效甚至是有负面作用的教育行为随处可见。不少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热情,只是不得已而学之。有的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开始讨厌某个学科,有的学生因为被忽视、讥讽、指责而学习倦怠,有的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因为过分看重成绩而压力过大,导致对学习的恐惧等。

多年来我一直对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颇感兴趣,也在多方收集国内外有关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种策略,并试图在个人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有幸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任红瑚编辑的委托,这本拙著得以问世。在此我也特别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价值,能够有长远的学习动力,想学习,会学习,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本文作者系该书作者)

07.《“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于智博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获奖感言】软实力让他赢在最后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一书的出版历经坎坷。于智博这个现今公众眼中的栋梁之才,小时候却是差生。于智博的变化令我震惊,更令人深思的是差生的遭遇!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这本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畅销书,当初却被我这个策划编辑认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跟风书而拒绝出版。在拒稿半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于智博的父亲将自己做教师积蓄的20万元,以3位中学老师的名义捐助给学校作为奖学金。而当时正在哈佛商学院就读的于智博,却不得不完全靠自己两年辛苦打工的积蓄加上他寄宿的美国家庭给他的借款来支付哈佛商学院每年5.2万美元的昂贵学费。于爸爸这样说:“这是为了给他一个榜样,我告诉智博,这20万很快会花完,爸爸老了,以后要靠他学有所成,来把这个奖学金延续下去。”后来我知道这位父亲几乎没有买过新秋衣秋裤等内衣,袖子和裤腿靠智博奶奶无数遍缝补维持了20年。于爸爸说,作为香港教育学院的教师,他的外衣不得不穿着讲究,但是内衣完全没有必要浪费那些钱,钱应该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这让我非常惊讶:这样的父亲太罕见了!我对这本书稿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我下决心不管多么艰难,也一定要出版这本书。

我决定抛开书稿,直接与于智博父子沟通。经过一年多的交流,我发现了更多让我吃惊的内幕:获得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哈佛商学院MBA学位,在全球金融危机、失业危机中,被花旗集团选为“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为报效祖国加盟500强企业联想集团,成为令人羡慕的董事长兼CEO高级助理……这样的于智博,毫无疑问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宠儿,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孩子却曾经是一个9岁面对父母离异,留级后仍然排名倒数的差生。当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小神童——频频跳级、获过各种大奖、奥数比赛名列前茅、钢琴十级之类孩子的时候,面对成绩不好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对他该多么失望啊!

是什么让这个曾经的差生,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

我在了解父亲对于智博的教育中,发现了现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严重缺失的东西——以道德感为代表的软实力的教育。简单来说,体育成绩是硬实力,体育精神是软实力,硬实力可以通过考试测度,软实力却很难测度。于智博的父母并没有在他的学习成绩上一味纠缠,相反,在他从小学习不好的情况下,却一点都没有放松对他软实力的培养。有了这个新思路之后,我又重新研究原来的书稿,同时通过调查了解到:早已有专家指出,软实力缺失是导致现今大学生求职难、升职难的主要原因。我又结合于智博的成长经历,仔细研究如今的高学历人群,在职场和生活的竞争中还差什么?最后,我总结出了对他后劲勃发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21种软实力。请来两位教育专家从这个中国教育急需的切入点出发,对于智博的案例进行了研究解读。

在决定出版这本书之前,有一位报道哈佛毕业生的记者曾经让我联系采访了于智博,但是,采访之后他却决定不予报道。后来他告诉我拒绝报道的原因是:过去教育水平低下,很多孩子小时候没有学上,50后、60后中很多成功人士曾经是差生,所以,那个时候的人,小时候差一些没关系。而现在,早教盛行了这么多年,像于智博这样的80后,小时候学习这么差的太少见了,从小非常优秀,从北大、清华毕业后去哈佛深造的人很多,肯定要优先报道他们。

这让我又一次差点放弃这本书。但是,出于对这对父子的敬意,我决定在做决定之前再详细调查一下。

在大量查阅了资料以后,我发现现在的孩子被分成了两个阶层,在旧社会生活在底层的孩子只有一类: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家子弟。自从有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世上多了另一类更可怜的“底层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如今,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孩子们被分成了两个阶层--起跑线上赢的和输的。那些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境遇如何?一个爸爸对自己上五年级的考试排名第十的孩子说,“考不上重点,就去死,有药有绳……”。一个8岁孩子因为成绩不是名列前茅而被愤怒的妈妈打死了……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在旧社会,虽然出身低下会被社会歧视,但是,尚能得到家庭的温暖。现在的差生,不仅在学校抬不起头,在家里也备受责难。家长不能容忍学习条件远远超过自己小时候的儿女,不能把排名优秀的成绩单带回家。

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让我不能平静。我小心地向于智博了解小时候父母离异对他的影响,他说不记得小时候父母离异对自己有多大伤害,但是小时候确实因为排名倒数而倍感颓丧、饱受打击。

于是,我和于智博商量,请他把这些失败的经历也写出来,我认为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也许可以拯救那些在底层苦苦挣扎的“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们。我想让大家看到,即使是现在,优秀的基础也可以这样“低”,除了从小就出类拔萃的神童,还有其他的成功道路!

听说这样出版后可以造福青少年,解放老师和家长,于爸爸坚决地表示一定会尽全力支持!对此我并不意外,因为于智博很早就热心青少年公益事业,这一定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该书出版后,我们收到的读者反馈的密集和热烈程度,让我震撼,甚至有家长发来感谢,称这本书挽救了他的家庭。起初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夸张,随着越来越多的来信来电,我渐渐明白了:旧社会很多家庭因为贫穷而导致家破人亡;如今,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家庭,竟然真的会因为孩子的成绩而家破人亡。常常会有濒临崩溃边缘的家庭的长辈,要求作者与情绪极度低落的孩子父母直接见面交流,以便挽救这个因为孩子成绩而已经丧失了生机的家庭。我意识到我不仅要出好书,而且有责任和义务推广这本书,但是,我曾一度觉得自己没有精力来做这些事情。

有一天,我在微博里看到一个14岁男孩跳楼自杀的消息,起因是因为成绩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打开微博照片,看到一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子面朝下直直地趴在大楼脚下的血泊中,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出书之前我曾经翻阅过很多这样的报道,心中虽然无限悲哀,但是,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也许是图书出版后,和太多的家长孩子交流,亲眼见,亲耳听他们讲我以前只是在报纸上看到的事情,以至于现在再看到这类消息,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我对这些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们的感情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尤其是看到这本书竟然给一些家庭的孩子带来了希望。这让我每次看到这类悲剧,就情不自禁地想如果他们的妈妈、老师早点看到这本书,也许他们就不再会把成绩和作业看得那么重,也许他们就会早一些了解排名和考试成绩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可见软实力对孩子的未来才更重要。

如今,这本历尽坎坷的图书,能获此殊荣,同时也受到海外版权的强烈关注,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的感谢和支持,这是对我们所有付出的最好激励,我也庆幸没有辜负一直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各位师长。

(本文作者系该书策划人)

08.《为心灵解压—一本写给教师的心理自助书》,傅宏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获奖感言】教师心理健康需要自我呵护

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例如,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等问题给很多人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大部分教育类图书,经常从工作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需求,却忽略了教师所承载的心理压力。

作为教育专业图书策划团队,江苏教育出版社“大教育书馆”创立两年多来,秉承“更新教育之理念,廓清教育之外延”的宗旨,关注、服务于包括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出版了一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优秀图书。2011年初,我被一项针对2000多名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的调查震撼了,调查结果显示,现在老师普遍反映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反思我们做的图书,通常仅从工作本身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需求,却忽略了教师职业背后所承载的压力。特别是课改以来,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求更高,教师面临的教学环境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很难想象,如果教师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我们的教育该如何自处。与此同时,教师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亟需一本类似于自我诊断和自我帮助的图书。因此为中国的教师提供一本缓解压力、提高幸福感的自助图书,成为我策划该书的最初动力。

调研了同类图书市场之后,我发现这方面的专业图书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此类书的编写难度极大,需要既懂教师工作,同时又擅长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士的加入。如果简单从国外引进,最大的问题在于与我国的国情和教师的生活工作状况不符合。事实证明,市场上很多类似的引进版图书只是封面和书名吸引人,内容并不实用。而国内已有的有关于一线教师心理卫生的书大多内容陈旧,说教空洞,针对性不强,与现实脱节。困惑之际,我想到了我的大学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的傅宏教授,他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研究工作,学术造诣、专业精神在业内有口皆碑。与傅宏老师联系后,得到他的首肯。很快,由傅宏教授牵头,包括一线咨询师、教师在内的教师心理健康选题小组成立了。通过多次座谈,我们收集了许多一手的资料,罗列了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写作中,我们以问题的方式展开,结合问题,将心理学知识通俗化。为避免枯燥的心理学逻辑的学理性分析,我们经过调研、分类、讨论,精选了教师最常见的困扰,并通过“心理调节”、“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事业成就”4个部分呈现给读者,以方便读者有针对性地查阅。同时,每个问题都会配合案例分析,以心理学的观点展开讨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问题,并通过精选的相关测试与练习,让教师找到一些必要的应对策略。经过数月的不断修改,在专家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编写完成了这本写给我国教师群体的第一本心理自助书。

图书出版之前,如何定名,也让我们也颇费斟酌,从“为心灵按摩”到“为幸福解码”等等,讨论了不下十余种书名。最终决定还是以一种朴实的方式向读者展现,直面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确定书名为《为心灵解压—一本写给教师的心理自助书》。

图书出版后,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2011年8月首版1万册很快告罄,之后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连续加印3次,该书至今已销售近5万册。主编傅宏教授还受到一些教育部门的邀请,去一些学校作专题报告,在演讲中与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教师面对面交流。许多教师在听完报告后感动得热泪盈眶,掌声久久不能停息,“为心灵解压”已经成为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一句真正的口号,一份真正的使命。

为什么这样一本书会引起国内读者如此关注?作为该书的策划人,我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简单说来,一本好书的魅力关键在于其是否契合读者的需要,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今专业图书市场上,真正让读者想读的、读得懂的书并不多,尤其是这样口径窄的专业图书,要做到集可读性、指导性、权威性于一体,才能受到市场的认可、读者的认可。我们在策划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编写中曾面对很多困难,但编写团队一直都在坚守这样一个目标和愿景:希望通过这本图书,帮助教师具备迎接职业挑战的更多能力和自信,让教师职业焕发真正的活力!

(本文作者系该书策划人)

特别推荐奖

09.《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北京师范大学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获奖感言】三尺讲台留下的闪光身影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是一本并非名人所写的书,在这个意义上它无疑是一本“小书”。然而就是这本书,浓缩了27位大师在三尺讲台留下的闪光身影,蕴含着促人奋发的澎湃力量,并得到温家宝总理亲笔作序,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本“大书”。2011年6月17日,就是这本书,静静地躺在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的主席台上,接受了总理的检阅,见证了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的历史时刻。我想,作为本书的编辑,我有责任,把它和总理的特殊缘分,把它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向读者一一道来。

总理“策划”出书

2007年9月9日,是首届免费师范生入学的日子。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免费师范生并讲话,从而向全社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培养大批优秀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2010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北省六道河中学,专门邀请了北师大的教师和免费师范生与自己同行。总理非常重视对未来的教师进行职业信念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座谈时提出:“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北)师大的领导和教授可以研究整理一下”,为宣传教育领域的杰出人物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认真学习总理的讲话精神后,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组织协调下,北京师范大学相关专家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分别从政治、军事、科学、文学、史学、哲学、教育等领域广泛查阅文献,对有过中小学教师经历的中外名人材料作了整理,并呈报总理,总理作了亲笔批示给予肯定。由此,《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项目正式启动。

小岗位出大家

翻开这本书可以看到,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都有过当中小学教师的经历。然而,作为本书的编写者,要探讨的不是他们日后的成功,而是他们的成功与中小学教师生涯的联系。

对革命家来说,中小学教师生涯促进了他们革命思想的启蒙与传播。毛泽东在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教师期间通过接触、了解民间而逐渐成就出革命家的气象。

对文学家与艺术家来说,中小学的从教经历能够提供源源不竭的创作源泉和创作素材,产生伟大的作品。18年的中小学教育经历,鲁迅为人师表的风范足见一斑,即使之后走上大学讲坛,鲁迅从事的也始终是开启民智与教育国民的工作;从教6年的李叔同,以其深厚的人格魅力和丰博的中西文化学识,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及艺术教育人才,为中国现代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史学家与哲学家来说,中小学讲坛成为他们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舞台,理论向来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只有在实践中,理论才能不断得到检验,进而丰富发展。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唯其如此,知识才能成为有用的知识,即所谓“真知识”。梁漱溟是书生报国的典型,他三次办学,以学校为交友上进的团体,依儒学做真实全面的教育,“替教育界打出一条路来”。

对科学家来说,中小学教学经历成为他们奋发向上、求学探索的动力源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他们正是在中小学教师生涯的实践中认识到自身学识的不足,从而产生了积极进取的动力。著名科学家吴有训、钱伟长、邓稼先,他们早年的中小学教师生涯激发并促使他们继续求学、出国深造,日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就教育家而言,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小学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才能将教育理念从梦想变为现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张伯苓重视利用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来验证或者检验自己的思想。面对问题,通过实践或实验,不断修正和检验新的思想。中小学教师生涯铸就了他们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与执著的奋斗精神。

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对于为什么这么多的中小学教师能够建功立业,温家宝总理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小学老师天天面对的是最渴望求知的眼神和最纯洁的心灵,往往最能体会学生对教育的真实需求,最有条件思考教育的实际问题,最能体会教育的本质,从而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小学教师另外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广泛接触民众,深入了解民情、国情,有利于激发老师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温家宝总理在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语重心长地对广大师生说:“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本书的编辑,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做好宣传工作,告诉青年们,中小学教师同样大有作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本文作者系该书策划编辑)

10.《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教—心理学家教你养育五类问题儿童》,[美]斯坦利·I·格林斯潘、杰奎琳·萨蒙著,姚芸竹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获奖感言】有些原则我们必须坚守

市场上已有太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品种繁多,数不胜数。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图书,我们还能给家长读者们送上什么样的书,吸引他们,打动他们,进而帮助他们?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怎样做家长

回忆我们成长的年代,那时的家庭教育似乎没有这么多问题。大多数人家里都有兄弟姐妹,我们因此学会了忍让与合作;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宽裕,我们因此学会了珍惜与感恩;当然,那时的社会环境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没有这么多娱乐内容,连电视节目也只有那么几个台,更没有神通广大的互联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每个家庭的重心。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各方面)越来越大,优越的物质条件、独享父母的关注与疼爱,这些优势反倒使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教育。很多人都困惑:今天我们要怎样做家长?

“天性”与“养育”结合的教养方式

当我接触到《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教—心理学家教你养育五类问题儿童》这本书时,作者的观点深深打动了我:

一个孩子的个性,并不仅仅是“天性”和“养育”的产物,也不仅仅是养育根据天性而调整的产物,它是天性和养育之间持续互动过程的产物。

互动过程,有点儿像锁和钥匙。找到正确的钥匙,创造新的互动方式,通过这种新型关系,孩子通常能够发展出他所需要的热情和自信。

“互动过程有点儿像锁和钥匙”,多么科学的解释,多么美妙的比喻!

在教育史中,“天性”和“养育”之争由来已久。所谓“天性”,研究认为,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的关键人格特征绝大多数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外向而自信,还是内向而懦弱,从一出生就已经基本定型。孩子性格中的易怒、冷漠、富有攻击性或者喜欢小题大做等特征,被视为天性的一部分。而身为父母,尽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却别无选择,只能忍受孩子这样的性格。所谓“养育”,偏重于父母所为,如果父母更严格一点,或是更温和一点,或是更包容一点,或是不那么随便一点,孩子就会变好。

现在,许多研究儿童发展的人已经意识到,生物天性和后天养育总是共同起作用的,但这种认识无法给予家长们足够的建议。因而,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更乐观的应对方式,就是使“天性”与“养育”结合,顺应孩子的天性,同时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小孩子受到新刺激时感到害怕的这种天性,可以通过早期精心呵护下的体验来克服。事实上,早期的呵护,不仅能够改变孩子的行为和人格,而且也能改变孩子神经系统的运作方式。

找到正确的钥匙

这本书被评为美国最好的养育孩子的图书之一,作者斯坦利·I·格林斯潘是美国当代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领军人物。作为临床教授、医学博士,他不仅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同时有着数十年丰富的临床儿童咨询与治疗经验。因此,他可以将科学的道理说得如此通俗易懂。

作者还告诉我们,孩子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目标,这些目标反过来又与天性和养育相关联。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把“特殊”的钥匙。如何找到这把钥匙,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是为人父母需要学习和了解的。

虽然书中介绍的是如何养育五类问题儿童:高度敏感型、沉迷自我型、叛逆型、注意力不集中型、攻击型,但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完全符合某一种特征,换句话说,有很多孩子在成长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这些特征。当孩子明显地表现出上述某种特征时,常常会让家长头疼不已。格林斯潘告诉我们,事实上,有些父母的言行必然导致具有某种特征的孩子出现问题。遗憾的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对自己的教育没有足够的反思,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当然,理智地想一想,我们对于为人父母的确毫无经验,我们都是边干边学,不过,有些原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比如:

陪伴孩子。陪伴,不仅仅是为人父母的核心,而且也是所有父母之道的基石。真正的呵护,与金钱、礼物、书或昂贵的学费都无关。真正的呵护,是你在孩子身边持续不断地支持与帮助。

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既要了解孩子的身体,也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心理,这样我们才知道如何与孩子更好地互动,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孩子。

提供支持与呵护,同时也提供界限与纪律。也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两者并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一点很重要。过度的支持与呵护,容易造成溺爱,宠坏孩子;过度严格的纪律与要求,则会束缚孩子,使孩子畏首畏尾,失去创造性。

如果我们能坚定地把握这些为人父母的基本原则,就不至于在各种各样的育儿观念、教子策略、培养技巧中迷失方向。

(本文作者系该书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