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之窗 > 孝高记忆 

故乡野菜香

已浏览:14764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05-06

 

故乡野菜香

                                                           ——故乡回眸之五

            偶翻语文课本,重读张洁的《挖荠菜》,颇有感触。作者对荠菜的珍视,撩拨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似乎闻到了故乡野菜的清香。

        荠菜,是一种野菜,我们乡里俗名叫地菜,今天,在大菜场里,也可以看到人工培植的地菜出售,长得肥大肥大的,但我总觉得不及家乡的地道。依稀记得,阳春三月,菜地旁,田塍边,柳叶形的青地菜,锯齿形的花地菜,嫩绿嫩绿的。今天,地菜包饺子是难得的美味佳肴,那时,谈不上饺子,炒一碗青嫩的地菜吃起来也就很香很香了。不过,我的兴趣还是地菜花,地菜老了,长长的青茎上开着许多小白花,每到三月三,家家户户都要采地菜花回来煮鸡蛋,一人吃上一个。现代资料介绍,阳春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清火去风湿,腰健腿不酸。当时哪懂这些,只觉得清香味美就满足了。

        春天,山坡石子地还未翻耕,零零散散的冒出许多茎叶长得像蒜的植物,根部是一个又白又圆的小砣砣,乡里人叫它小蒜。这种野蒜也是很好的菜肴,村民们在畈里干活,山坡地头转转,顺手就能采上一大把,它葱蒜的味道很浓,青炒一盘就很清香,如果和着炒鸡蛋就更可口了,今日的炒鸡蛋赶得上它吗?

        三四月间,大麦小麦开始拔节抽穗,麦田沟垅边,长着一种浅绿色的野菜,叶片厚实,与我们花盆里栽的宝石花很相似,乡里人叫它“软雀”。小时候,家中常吃米粉子疙瘩,干硬无味,祖母从田间把软雀采回来,去根洗净,和着浸泡过的碎米,在石臼里舂一舂,成了浅绿色的米粉泥,做成软雀疙瘩或者软雀粑,吃起来软和可口,还有一种清香的味道。前年回了一趟老家,在舅侄家吃饭,邻居们给舅侄送来许多新鲜的软雀,舅侄特地为我做了一顿软雀疙瘩晚餐。五十多年后,再尝童年时的这种野菜饮食,不仅有浓浓的清香,似乎更有浓浓的乡情呢。

        家乡地处丘陵地带,荒山野岭多,夏秋雷雨季节,山野长出许多野蘑菇,人们叫它黄丝菇,或雷打菇。偏黄的菇子个体大,边肉较薄,偏乌的菇子个体小,边肉厚实。记得雨后天晴,我们带个小篮子,到山上放牛,在松树野草丛中翻找,随意就可以捡到很多,偏乌的一蓬一蓬,偏黄的一个一个,鲜嫩可爱。青炒野蘑菇,或是蘑菇汤,当时不知道什么叫营养价值,只觉得味道鲜美可口,就满足了。据说,这种新鲜野蘑菇,如今已经登上了家乡小集镇的菜市场,成为人们追求的抢手菜。怎么不是呢,在城市生活这么多年,人工培植的蘑菇没有少吃,可怎么也找不到家乡野蘑菇的味道啊。

        前几天,转到菜场,看到摆卖苋菜的菜农的篮子边放着两小把马齿苋,价钱似乎比苋菜还贵。其实,这种野菜在我们乡里处处可见。它生命力强,繁殖旺盛,每到夏天,田野、坡地、路边、庭院废墟向阳处,都能生长,拔起来晒上一天都不会死去。小时候,家中常常把细嫩的马齿苋摘出来,清炒时加一点粗米粉,稀稠柔软,但是,味道酸涩。据说,马齿苋能清热解毒,消炎止渴,这也许是家乡人喜欢它的原因。新鲜马齿苋不能久存,有的人家就把一篮子一篮子的马齿苋放在开水锅里一捞,或用干锅一蒸,然后晒干,秋冬时节,与酶干菜一样招人喜欢。前几年,我还吃过这种干马齿苋烧肉呢。

        记忆的闸门一打开就关不住了,家乡的野菜何止这些。你吃过地皮菜吗?这种在阴暗潮湿之地生长的暗黑色地衣,像泡软的黑木耳,香喷喷的。你见过水中的鸡头苞吗?带刺的杆子剥去外皮,与莲藕的藕带一样,脆嫩嫩的。那水边的野芹菜,那枝头的嫩香椿,那泥地的野泥薅,等等。在那困乏的年代,这些野菜都是对子民最好的馈赠啊,今天我怎么忘得了它的清香呢?

                                                           刘绪煌   写于二〇一五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