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风采 

愿为灯塔 亦如和风

已浏览:3161 来源:孝感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02

愿为灯塔 亦如和风

——孝感高中教师李文娟的为师柔情

孝高李文娟11111.jpg

通讯员肖高升 师者,不止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如灯塔,发亮而指明道路;似和风,轻拂而润物无声,孝感高中的青年教师李文娟正是学生迷茫时心中的灯塔,遇冷时拂在身上的和风。她爱生如子,一切为着学生。

“活”教,是她的方法

任教化学课的李老师认为,化学的学习不能只靠课本,有些内容还要让学生动手尝试,最后做得出,看得到记得牢,欲达此目的,便要将课堂教“活”。

高二刚学银镜反应实验的时候,她发现很多同学的化学反应式和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总是写不对。有的人反映方程式太难背不下来,有的人说要记的化学反应太多实验条件容易记混……于是她将学生们带到实验室,让他们亲手做银镜反应的实验,将课本上枯燥的过程描述变成他们自身的真切经历,将课本上的实验图片变成他们看得到的实验结果,这种“沉浸式”学习获得的记忆,是言语教学不可比的。

“亲手做一次实验比我做十道题的印象都要深刻,课本上的知识在实验过程中自然内化。”这是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的一致体会。后来考试时,银镜反应的方程式和注意事项成了学生们记得最牢的知识点。

学到有机化学内容时,课本上画的分子结构图,因为是平面的图形,同学们很难想象真正的分子结构的模样。于是,李老师买来几套“球、棍”分给同学们,让大家试试能不能拼出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一下子,同学们仿佛回到孩提时代,抓着自己心爱的“积木”开始照着课本上的分子图拼了起来,有些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实际动手拼一拼,比我看一百遍分子结构图理解都要深刻!”。课本上的知识在同学们的“玩乐”中不知不觉地被汲收,转化。

 “其实学生们对化学是有兴趣的,只是当化学变成书本上的考点的时候,他们的兴趣就会减弱。做实验就是将知识从课本的文字表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李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她以兴趣为向导,让学生愿意学的“活教法。 

引路,是她的责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李老师之前带过的那一届高三,有个女生成绩波动较大。一次考试失利后,她找李老师分析卷子,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也不敢看老师。李老师发现她连续几天情绪都比较低落,在分析完试卷后主动跟她说:“没关系的,只是一场考试,还有时间,别太着急。”说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女生抬起头,眼眶一下子红了。李老师说,“一次考试的成绩差点不要紧,但试卷上的错题不能放过。你有几道题错的是同一个知识点,说明你这个知识点没有掌握。你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这个知识点弄清楚,别太焦虑了,老师相信你。”后来那个女生高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从大学回来看望李老师时,提起这件事依然充满感激。她说那时她一度怀疑自己,感觉就在悬崖边上了,退一步就会掉下去,但李老师关键时拉了她一把。“我当时看着李老师真诚的眼睛,就知道她相信我……在我们要放弃的时候,这种信任带来的感动力量是可以让我们移山的。”

每一届都有这样的学生,而李老师总是那个主动伸手拉他们一把的人。

她发现高三的学生大多敏感且迷茫,一方面,他们课业压力增大,又深知高考的重要性,于是学习的心理压力增加;另一方面,大多数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只是凭借分数来判断,成绩下降就容易自我否定,丧失信心。这时李老师除了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外,也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还通过分析试卷、分析错题等方式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并告诉他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高中是一个人重要的人生阶段,老师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尽力把学生带到正确的道路上,并帮助他们找到信心与动力,是我身为教师的责任。”李老师深知自己的“引路”任重道远。

    温柔,是她的色彩

学生们对李老师的评价很多,但有一个相同的关键词——“温柔”温柔是李老师的色彩,是她的育人魅力。

“我们做错事,但从未看到李老师发过火!”

“班上某次考试失误,李老师每次进班也都是笑着的!”

听到同学们的这些评价,李老师总是笑一笑,她说,“发火只能是宣泄情绪,而不能解决问题”。之前班上有一次化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但讲卷子时,她没埋怨学生半句,只是将错误率较高的题讲解得更清楚更细致。

一天下课后有个同学问她,“李老师,我们班这次考得不好,你不生气吗?”

 “当然生气啊! 但我不能把我的气出在你们头上,我要做的,是帮助你们找到答题错误的原因,进一步掌握那些知识点。”

“李老师柔中有刚,她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完成!”一个女生提起李老师的严厉,“余悸”中充满了爱戴。

“必须坚持的地方要像铁一样硬。”李老师说。她会把作业拖交的学生叫到办公室,看着补做完再让他们回去。学生晚走,她也晚回。“李老师那里没有‘算了’一说。拖到再晚都是要写完的。但走时,她总是把我们送出门,直至我们的背影在她眼中消失。”有个学生流着感动的泪水说。 

学生犯错误怎么处理?李老师说,“批评不是办法,我会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他才会从骨子里认识。”被李老师指出的错误,在学生身上都很少再犯。

 “温柔不是容忍错误,更不是妥协,而是让学生心服口服地去改正错误,逐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老师口里道出的是严厉,学生感受到的是温柔,学校培育出的‘产品’才能是高质。”这就是李老师的育人追求。 

(原载2023年2月2日《孝感日报》)

撰稿 肖高升

编辑 黄华松

审核 陈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