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成果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工作

已浏览:6303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4-22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工作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   付强

 内容提要]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高中历史教学要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联系实际来提升国民素质。

 [关键词]    德育   高中生心理   历史教学   历史联系现实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阶段,随着世界观的初步形成和人生理想的确立,学生的道德感也更为独立和稳定,我们必须抓住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道德感的培养。高中学生如果没有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就不能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如果没有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也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公民。历史上,众多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豪杰,在他们身上无不凝聚着对祖国人民的爱,对科学、对真理、对高尚的人生不倦追求的高尚道德品质,这些都能为我们今天中学生的道德感培养提供榜样和借鉴,因此,以历史学科为载体加强学生道德感培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那么历史教学可以对中学生道德感的培养起什么重要作用呢?

2000年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对德育提出了如下要求:1、通过历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3、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往事的重现,了解本国国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德育。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提出了“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而未来的公民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素质。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问题。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高中学生年龄一般是14-15至17-18岁,属于青年初期。这是一个身心发展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从不确定到基本确定的重要时期。高中学生最明显的变化和心理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并逐步走向成熟。由于年龄的增长与知识面的扩大,以及一系列实践活动的锻练,这首先表现在独立性明显增强。他们对人对事、对各种现象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为维护自己的见解而争辩,争强好胜,不甘示弱。他们对老师、家长及其他成年人的意见已不随便听从,喜欢经过自己的思考来决定取舍。取舍的标准就是“真善美”。作为高中生引导者的历史教师在选择德育资源和引导的过程中也必须要符合这一原则才能使之信服,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史实要真。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很多,如批判继承原则、厚今薄古原则、古为今用原则、正面教育原则、激励原则、言行一致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教重于言教原则,等等。但最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抓住了这一原则,就抓住了根本。

    历史学科是中学德育很好的载体,原因就在于这门学科承载了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人物的优秀事迹,这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个人习惯,高尚道德品质最好的素材。但是我们必须完全尊重史实,讲真话,讲真史,不能对所选用的史实夸大其词或者随意贬低,更不能用虚假的所谓“史实”来误导学生。

二.教师要德才兼备

 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也是学生品行的培养者。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老师仍有一定的崇拜,甚至是模仿老师,因此对历史老师才德两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才识要全

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而每一历史人物、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现象的评述,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相关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为背景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如果教师的知识不全面,缺乏对历史现象的深刻剖析,史料举证不全面甚至不正确,仅仅只是照本宣科,这样的老师对学生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处理起来都非常吃力,更不用说能够从道德上去引导学生了。但学识渊博的老师对学生却很有凝聚力,这样的老师学生愿意同他亲近,甚至学习模仿。由此可见,渊博的知识是德育的基础。

2、道德要高

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作为一名教育者,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只有品行高尚的人,才可能培养出品行同样高尚的学生,而卑劣者则是会误人子弟的。因此,这就要求老师:有祖国,即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去感染人;有学生,即用人文主义的情怀去教育人;有爱憎,即用客观公正的精神去塑造人。

三、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历史学科能力根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以史为鉴”。即把学习历史和认识今天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认知“迁移能力”。历史只有联系现实才会生动鲜活,现实只有联系历史才会清晰厚重。在历史教学中要摆脱以往德育时的“苍白无力”“淡而无味”的窘境,有一条捷径,就是联系实际。如高中生对当今社会的贪腐现象深恶痛绝,所以我在上中国古代史时特意讲了《资治通鉴》中“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学生们既明白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来历,同时也感受到了古人公正廉洁,不谋私利的高尚品德的熏陶。由此可见,只要在历史教学中联系实际得当,针贬时弊,必然会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悟。

 二战结束后,一个在纳粹集中营里侥幸生还的人,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他上任伊始,交给每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这段话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的心。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更应该举起素质教育这面大旗,时刻关注德育。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大纲(试验修行版)》2000年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德育科学与艺术的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5、《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与美育渗透及指导》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付强《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工作》获孝感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