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反思 

相聚红楼前

已浏览:11072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6-01

                    

      昨天,艺师“55届”老同学聚会,花去了差不多一整天。预约上午10点钟,在武昌红楼孙中山先生铜像前集合。我和住在同一小区的老同学,7点半左右就到了约会地点。这位“老武汉”,虽然热情地当我的向导,但是,找红楼,寻铜像,还是通过问路才找到。因为,这两座建筑物,全被四周的参天大树遮蔽掩盖住了。

    红楼已修葺一新,铜像仍巍然屹立。阅马场还在扩建,其面积,估计比原来要大四五倍!晨练的老人,散布在广场的各个角落,人人脸上,流露出安详、怡然自乐的神情。8点左右,同学陆续来到,坐在广场靠椅上,叙别情,话家常,说笑话,问寒暖,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侯聚会的同学到齐,我们在孙中山先生铜像前留影,在拜将台前踟蹰,寻找着当年“武昌艺术师范学校”校门的所在位置。

    解放后,为了振兴武汉教育,把一所综合师范,一分为三,成立了“武昌实验师范学校”、“武昌幼儿师范学校”和“武昌艺术师范学校”(简称“艺师”)。“艺师”从全省各地招收初中毕业生,经过三年地培养,毕业后,大部分输送到武汉的各小学,担任“体、音、美”的专职老师。我们这一群,便是“艺师”1955年的毕业生。开始,学校就在“红楼”的正对面,大门前,便是黎元洪委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在此筑台授印的拜将台。我们在这所学校里,曾经是“弦歌一堂”;毕业后,又都争做教育界的“栋梁”;如今呢,个个都儿孙绕膝,人人都白发苍苍了。

    为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群年轻人正在广场举办着活动,拦住我们,要求我们在横幅上签名。还有一位老同学,接受了他们的采访。答问间,介绍了我们学校和原校址,表达了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美好心愿。

    这时,阅马场周边的停车场,渐渐地,被全国各地的旅游大巴塞满。在手拿三角旗的导游带领下,一队队的旅游者,或瞻仰孙中山铜像,或进入悬挂着“十八星旗”的红楼。

    11点左右,聚会的同学们,分乘公交车,去武昌江滩一大酒店进餐。恰逢一位深圳回汉的老同学夫人70岁生日,召集人便作主,代我们奉上生日蛋糕;两桌同学,击掌高唱生日之歌。该同学与疾病斗争多年,如今,还是精神矍铄,乐观开朗。满座,高声笑谈,掩住了窃窃私语;激情满怀,潜藏着丝丝隐忧;从柴米油盐的家长里短,回归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千古浩叹。

    两桌佳肴,皆由远客亲点;海味山珍,满溢南国风味。梅干菜做底的东坡肉,麦当劳、肯德基才有的炸薯条;白面馍夹肥而不腻的五花扣肉,生鲜虾托冰镇着的三文生鱼......就不算是“满汉全席”,也可称是“中西合璧”了。

    酒醉饭饱之后,“老寿星”与召集人争相埋单;谈兴未尽之余,一窝蜂又去另一家祝乔迁之喜。

    一位老同学,携夫人专从江夏区赶来女儿新家接待我们。新家面积约二百平米,结构合理,装修简洁。与众不同的是,单位为各家装了暖气,这是大部分武汉市民所望尘莫及的。

    茶水、小吃,自不待言;谈笑、高歌,声震屋宇。“艺师”时期所学唱的经典老歌,从我们的记忆库里,“翻箱倒柜”地拿来合唱。四声部,小组合;跑了调,也不顾。《纺织姑娘》、《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送别》等,唱得“钿头云篦击节碎”,唱得“呕哑嘲哳难为听”,唱得面红耳赤声嘶哑!

    一晃,就是下午三点多钟了,离别的时刻到了。所谓“别日何易会日难”,离别虽不能说苦,但重聚却是难事啊!若召集人再一次发出“集结号”,又会有多少人能来报到呢?

                                     2011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