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孝高新闻 > 校园新闻 

孝高好课堂决赛活动系列报道(五) 多元互动展“新质”,寓教于乐焕“英采” ——孝感高中英语教研组2025年度“好课堂”决赛圆满落幕

已浏览:171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4-26

4月23、24日,孝感高中英语教研组在科技楼五楼录播厅举行了2025年度“孝高好课堂”决赛。6位优秀英语教师以“写作”为主题,同台竞技,各领风骚,聚焦核心素养,构建“新质课堂”,充分展现了她们扎实的基本功、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本次活动全体英语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党委副书记、校长程敬荣参与了听评课活动。

680c4557dfdbf.jpg

高二英语教师张仪授课现场

张老师的授课题目是“Practical Writing-- how to write an 

argumentative essay”。她的课程遵循“输入—分析—输出”的递进模式,首先通过范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主体、结论),再结合语言表达分析(如连接词、从句及分词结构的使用)强化写作技巧,最终通过小组讨论与独立写作任务完成知识迁移。这种分层递进的设计降低了学习难度,确保学生逐步掌握核心技能。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将议论文写作的抽象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通过结构化活动和真实语境任务,实现了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同步提升。

680c4560138e3.jpg

高三英语教师易继华授课现场

      易老师授课的内容为《无灵主语在读后续写中的应用》,易老师紧扣读后续写这一高考核心题型,敏锐捕捉学生普遍存在的“表达同质化、句式单一化”问题,将无灵主语作为突破点,以新颖的语法视角为写作赋能。课程采用“理论解析-范例赏析-实践演练”的黄金教学链条,先通过动画演示与语法拆解,将无灵主语的定义、分类与使用规则转化为可视化知识;再选取高考真题、经典例句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无灵主语在读后续写中的运用,最后通过情景续写等互动环节,实现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完整闭环,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氛围活跃。总体而言,这堂公开课不仅是语法知识的高效传递,也是对写作思维的深度启迪,实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680c4568025cb.jpg

高一英语教师廖可授课现场

廖老师以“Express Our Emotions Through Body Language”为主题,呈现了一堂富有创意的英语公开课。课程聚焦“非语言沟通的艺术”,通过多元互动与创新设计,引导学生探索肢体语言在情感表达中的独特魅力,为英语教学注入新活力。廖老师紧扣“快乐”与“焦虑”两大主题,设计层层递进的任务链:首先通过绘画创作“Let's do a quick drawing activity”描绘快乐和焦虑的儿童形象,在创作中提炼肢体语言特征;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系统解析肢体表达,结合填空练习强化语言应用;课堂高潮聚焦“Game time!”环节,学生化身“领导者”,通过肢体指令指挥同伴完成动作,笑声与掌声交织中,抽象知识转化为实际交际能力;最后以“These details are the heartbeat of your stories.”结尾,鼓励学生捕捉生活细微,让写作因观察而鲜活。

680c456fc06be.jpg

高一英语教师周美莲授课现场

周老师的授课篇目为《无灵主语——让真实场景成为语言的叙事主角》。她以“真实场景浸润+深度互动建构”为创新路径,打造了一堂兼具学科厚度与人文温度的课堂。本课以经典英文歌曲的悠扬旋律开篇,巧妙搭建“无灵主语如何赋予文字生命力”的教学坐标系。教学中,周老师别出心裁地将学生校园生活写实摄影集作为核心教学载体:运动会赛道上运动员冲刺时的运动衣角、合唱比赛中激情飞扬、教室里学生专注阅读,这些凝结着青春记忆的真实画面,被转化为无灵主语的“情境教科书”。她引领学生沿着“照片细节捕捉—创意表达生成”的认知链条,以小组讨论为引擎,驱动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从“观察生活”到“书写生活”的能力跃迁。这堂充满生活烟火气的写作课,不仅教会学生用无灵主语勾勒文字的画面感,更在字里行间播撒下观察与思考的种子,让读后续写成为记录青春、传递情感的载体。

680c457770617.jpg

高三英语教师郑颖授课现场

郑老师的这堂课以“三种情绪描写句型的理解和运用”为核心,通过游戏化设计与多样化训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教学,呈现三大教学亮点:游戏化情境激活学习热情、多元训练搭建阶梯式学习路径和学生主体贯穿课堂全程。课堂将句型学习融入“情绪侦探”“情绪形容词分类”等趣味游戏,学生进行多样化pk,运用指定句型描述情境,在竞赛氛围中主动探索语法规则,在欢声笑语中自然内化语法结构。教学采用“感知  模仿  创新”三阶训练模式:先通过图片、视频赏析感知句型魅力,再以文本填空、改写练习强化句型运用,最后结合读后续写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创造性输出。这种螺旋上升的训练设计,让学生从理解走向灵活运用。课堂上,教师退居“引导者”角色,通过比赛竞答、作品展示、知识抢答等活动,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主角。如“篇章呈现”环节,学生化身评委,从语法准确性、情感感染力等维度评析被选习作,在批判性思维碰撞中提升语言能力与审美素养。

680c457f32bb7.jpg

高一英语教师徐安琪授课现场

徐老师以必修三《我的叔叔于勒》改编文本为载体,打造《给对话加点料》读后续写特训课,独创“清水白菜烹鲜法”,直指提分痛点。通过分析近四年真题提炼四大技法:情感动词替代通用词汇(whisper替代say)、叠加修饰副词(timidly)、补充语气(in a soft voice)、嵌入伴随动作(giving a thumbs-up),同步强化引语标点规范,破解语言描写失分困局。课堂采用“技法拆解-应用-迁移”训练模型,三大训练对接高考需求:“看图扩写”激活细节洞察力,“习作精修”直连考试作文痛点,《我的叔叔于勒》续写将文学文本分析与考场技巧深度融合,学生们实现了语言升级与标点零失误。“对话的生命力源于对生活场景的显微观察。”徐老师以高考评分标准为纲,引导在应试技法中注入情感逻辑,培养“考场应答-文学审美-生活迁移”思维。这堂兼具提分实效与思维深度的课,为学子们点亮了读后续写的破局明灯。

680c45875bd90.jpg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教学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孝感高中英语教研组将以赛促教,以教促学,借助“新质课堂”的东风,持续深化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普及AI赋能、跨学科整合、情境化教学等创新模式,推动教育技术与课堂实践的深度融合,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

 

来源:教育科研服务中心

图文:周  雁 谢惠娟

编辑:杨 芳

审核:叶延安

终审:罗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