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浏览:13411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12-27
—寻根之旅 2
魂牵梦系安远路
如果没有严先生的带领,单凭我一人去找安远路,即或找到了,人也要吃大亏!车子代步,还是走了不少弯路,终于先找到了大任小学旧址!那墙,那门,一下让我豁然了!那不就是我们的学校吗!推门进去,房子正在装修!一翁姓中年男子,是房子的老板,听说来意后,似乎有些激动。他说:他只知道这房子原是英国人的,没有想到还办过小学!他问我有没有这座房子的老照片,有就寄给他。我说:有过一张,可惜毁掉了!他高声说:四个月,四个月后再来看!整旧如旧,保证比原来的房子要漂亮!
后来,到安远路就很快了,33号!六十五年来,我魂牵梦系的地方!
我向保安说明来意,要求进里边看看。两个保安没商量地说:这是政府部门,是不好进去的!他们可曾想到:陪我的是静安区的副区长的丈夫啊!可惜的是,她要晋级备考,无暇陪我啊!对过的胭脂店,做生意的是福建人,我问:楼上住的是不是姓冯的一家人,他不知道。我就进了里弄,去敲后门,无人应答。在秋雨纷纷的氛围中,我走完了整个弄堂,我想起了冯贤孟——美丽烟脂店的“小开”(哥哥来信指出:冯贤孟是苏州河边胭脂店的小开——显然是我记错了)!我想起了纺织女工阿凤!想起了弄堂里办红白喜事时的帐篷,道士,和尚和悠扬的诵经之声,那是多么美妙的歌唱啊!弄堂的左边,便是老虎灶,平日里,老虎灶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人物形象,历历在目。我对严先生说:我像一个植物人,一下苏醒过来了,许多的往事,一下子都记起来了!
据33号的保安说:安远路的房子,不久就要拆掉了。也是,难怪沿路的墙壁上,可看到红油漆写的大“拆”字。也是,小时候的大马路,对过的大胭脂店,现如今,在周边的摩天大厦的逼迫下,就像深圳《锦绣中华》园中的微缩景观,和今天的大上海已极不相称了。“拆”!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了。但是,拆掉的,是房舍,却永远拆不掉我心中的旧上海!早上,骨碌骨碌的粪车声,竹刷涮马桶的唦唦声,卖西瓜、卖赤豆汤、卖炒白果的叫卖声......整天,像走马灯似的、从你眼前闪过的小瘪三、包打听、三只手、黄包车夫、纺织工人、和穿着三点式的、常常光顾我们店的女人们......那不是一幅沦陷时期和民国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吗!再见了!啊!再也见不到了!
记得上午,在去参观城隍庙的一条小路上,严先生突然地叫了起来:陈老师!你看:马桶!只见一人拎着马桶,倏忽地躲进了一间矮房子里去了!哦!上海人,你难道不晓得:这件东西,是难得的古董吗?别丢了古董,别忘了传统啊!在周庄的一间小店里,一只拳头大的马桶“赝品”,要卖100多元!这大马桶,如果不用了,洗干净,保留着,再过若干年,笃定会升值呢!
陈材信
原“大任小学”大门
原来的弄堂口和“老虎灶”(卖开水兼作茶馆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