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部门 > 学工处、团委 > 学工处 

关于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的通知

已浏览:6197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7-05-10

 关于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的通知

鄂学助〔2017〕16号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有关文件精神,为做好高中资助政策宣传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中预申请工作,经商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以下简称“省开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资助政策宣传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应届毕业高考升学的学生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国家开发银行印制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以下简称《申请指南》,模板见附件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将下发致高中毕业学生的资助政策公开信,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安排,请各地做好以下工作:

1.发放《申请指南》

向本辖区内普通高中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应届高中毕业学生免费发放《申请指南》(不限于本地户籍的学生),并将本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咨询投诉电话告知学校,由学校告知学生,为让学生和家长均能熟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17年《申请指南》新增回执页,需学生及家长签字留学校备查,家长不便签字的,可由学生电话联系家长解释清楚政策后由学生代签,备注已告知家长。《申请指南》已于4月19日免费邮寄至各市、州、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建立协同管理体系,各市、州、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发放一部分《申请指南》和《公开信》到一些偏远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集中的村(居)委会,如数量不够,各地可按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内容自行加印。《公开信》待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发后另行转发。

2.开展防诈骗宣传

重点宣传《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郑重声明》(见附件2),防范不法分子利用资助政策诈骗学生或家长。各地区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一是建立责任制,高中学校校长和高中班主任、老师不得联合社会人士以帮助学生申请资助为由收取“咨询费”、“手续费”、“中介费”,严格按照“谁参与、谁负责”责任追究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嫌违法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二是建立报告制,凡是发现有社会不法分子以帮助学生申请资助为由收取“咨询费”、“手续费”、“中介费”的等诈骗行为的,要坚决制止,并及时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三是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各县市区资助中心、各高中学校要确保咨询、投诉渠道畅通,对学生或家长反映情况,要按政策予以及时调查处理。

二、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中预申请工作

(一)预申请范围(需同时满足):

1.户籍地与就学地都在本县(市、区)

2. 高中任一学年获得过国家助学金的应届毕业生或精准扶贫建档立卡高中应届毕业生

3.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意愿

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在中职学校建档立卡应届毕业高考报名学生中组织预申请。

(二)预申请方式

1.组织学生预申请。高中学校组织预申请学生填写《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书》(附件3)。

2.汇总预申请信息。高中学校汇总学生预申请信息,填写《湖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表》(附件4)后,将电子表格和纸质件(加盖高中学校公章)报送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审核预申请信息。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核查预申请学生是否在高中任一学年获得国家助学金或是否属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

 4.导入预申请信息。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于5月20日前,将《湖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表》电子档按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操作手册》(附件5)导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系统”,同时将高中填报的纸质盖章件存档。

注:1.完成预申请的学生,仍需在学生在线系统中填写详细信息,打印《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申请表》上“资格审查情况栏”不需要盖公章。

2.未参加预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期间提交贷款申请,打印《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由村(居)委会出具意见并加盖一枚公章。

请各地高度重视资助政策宣传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与省开行组成联合督导组,实地走访,对政策宣传不到位,预申请工作组织不到位的地区进行全省通报。

联系人:马斌  027-87312475

邮箱:dkzx_hb@163.com          

                                                                                                                                                                                                                                                               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7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