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浏览:3691 来源:孝感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22
孝感高中三(4)班 黄浩霖
高考复习备考中,高强度的训练考验着每个同学的身体与心态。“为什么我的努力回报甚微?” “我究竟该如何学习?”等诸多问题困扰着部分同学。在此我对高三冲刺阶段的备考与学习方向提点建议。
心态——要正且稳。进入高三以来感触最深的就是考试频率明显增高,且必定会有好和差的考试结果。平时考试中很难有常胜将军,起起落落、成功与失误是常态,所以不要因一次考试失利就一蹶不振,而找出问题所在才是当务之急。高考之前的试卷不是判决书,而是审判书。你硬是想100分的试卷得到100分,你就曲解每次考试的含义了。考试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终评而是检测。100分的试卷,或许能让你开心一会儿,但毕竟考试题量有限,不能暴露你的全部问题,而一份解答得不完美的试卷却能让我们学到很多。比如,语文作文感到词穷,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说明平时作文训练不到位,要将写作素材多掌握;数学考试找不到思路,说明解题方法不熟悉,须要勤加训练;英语考试单词想不起来或语法用错了,说明基础不扎实,要多记多背。只有从每次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并锻炼出一颗“大心脏”,才能在高考中一鸣惊人。
自律——摆脱诱惑。在刚刚结束的冬奥会上,我们惊叹谷爱凌雪场腾空的潇洒身影。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取得二金一银的成绩。 谷爱凌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自律,例如她的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管理。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彻底断绝一切诱惑刻不容缓。要对自己狠一点,将手机、闲书等物狠心地交父母保管,去掉影响复习备考一些“考外事”,给自己拟定一个精准可行的学习计划,然后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毅力,按部就班地持之以恒地死扣下去,则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基础——打实筑牢。 汉代刘勰说,“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美丽的外在依靠坚实的内在,学习也是如此。有人喜欢追求偏、难、怪题,尤其数学科,以为能把难题做好,简单题自然不在话下,可考试结果往往给许多人上了一次“误判课”。“哎呀,只是这个细节没注意,下次细心点就行了”,其实问题根源不单是做题的专注问题,而是基础不扎实。我们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一道简单题,它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平时需多注重基础练习,上课跟随老师的解题思路,从中找到最佳方案。同时应多注重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了自然能减少低级错误。
挑战——质量和速度并获。有过健身经历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如果一直保持同样的训练量,肌肉便不会再增长,学习亦如此。有些同学叹息考试做题速度太慢,而在平时做题时又不愿主动“提速”,好像这种慢速度是为了注意细节,但长期如此却容易养成自由拖拉的习惯。考试所注重的是质量与速度并驾齐驱,人的极限是我们头上的天花板,不主动去冲击它,永远不知道能把它提得多高。我们需不断挑战自己做题速度与质量的极限。例如做英语阅读题时,应处于一种“深度阅读”的状态,不要逐字逐句地分析语篇,要迅速准确地找到关键词,掌握文章大意,根据题目找出线索,一般阅读和七选五所花的时间不能超过35分钟。在平时限时训练里,可以慢慢提速,获得质量和速度双丰收。
原载2022年4月22日《孝感日报》)
撰稿 黄浩霖
编辑 黄华松
审核 陈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