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孝高 

教学高效有办法

已浏览:3716 来源:孝感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14

孝感高中英语教师 饶娟

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潜能和情绪调动,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收到明显实效。

用艺术的教学鼓励打动学生。老师如果常给学生以赞扬和鼓励,学生也会对教师更加信赖和尊敬,进而产生上进心和求知欲。很多老师在学生较好地回答完问题后多会给予“好!不错!”之类的肯定。但这样的肯定也许避免不了程式化,所以还应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某些学困生的积极性。例如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点“你可以做得更好!”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里涌起股股暖流。这样的鼓励和眼神不仅显示出老师的热情,还考虑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学生知道自己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以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用真实的育人情感影响学生。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卢梭指出:“敢于承担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是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人,而中学生对情感方面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往往是自发的模仿认同,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老师师的影响,产生行为制约。因此,教师的情感素质、人格教育态度对学生情感智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

用和谐的师生关系联系学生。和谐关系、激发兴趣是师生融合的基础,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深爱你的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种厚此薄彼往往影响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学生往往因讨厌教师而影响其学习效果。教师只有注意在与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得到师生的认可,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用感性的教学手段触动学生。课堂教学中,一是大量运用情景教学。教师要利用好实物、图片、录像、幻灯、影片等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例如应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引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充分运用多媒体和多元化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势必会厌烦,教师只有动用多种感官来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例如新课改以后的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warming up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大容量,且可以在试听上加大学生对于该单元所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用看、听、读、说等教学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新鲜感。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书写、朗诵、阅读、征文、口语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赛,让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在应用中尝到乐趣。三是注意自身角色的变换。以新课程英语教学为例,其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沟通的过程。在愉悦活泼的情感氛围下构建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真正地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当学生在自身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不应清闲,而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依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四是用平等的师生关系交流感情。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应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例如对高一新生英语教学,可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等,鼓励他们适时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与老师对话时,也要耐心地与他们交流,让他们们感觉与老师是平等的伙伴。五是用得体的言传身教体现情感教育。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让每个学生都深感温暖,让每个学生都时时进步。

(原载2022年10月14 日《孝感日报》)

撰稿 饶 

编辑 黄华松

审核 陈继民